剛進入貸款行業的業務員常常面臨客戶資源少、產品不熟悉、團隊配合生疏等問題。本文將通過6大實操要點,手把手教你如何快速掌握平臺業務流程,建立客戶信任體系,并在團隊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文章涵蓋產品學習技巧、客戶溝通話術、業績提升策略等核心內容,助你在3個月內完成從行業小白到專業顧問的蛻變。
剛入職那會兒,我見過太多新人拿著話術本就沖去打電話,結果被客戶問得啞口無言。別急著埋頭苦干,前兩周重點要摸清三個底細:平臺的放款標準、產品的利率區間、同行的競爭差異。
比如我們公司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每周三下午三點系統會自動更新征信評估模型。有次新人小王在周三上午給客戶打包票說能批貸,結果下午系統更新后直接拒貸,搞得客戶在辦公室大吵大鬧。這個教訓告訴我們,平臺規則就是業務員的生存手冊,必須時刻保持更新。
記得上個月有個客戶問:"你們這個信用貸和抵押貸的違約金計算方式有什么不同?"當時旁邊的新人小張支支吾吾半天沒答上來,客戶轉身就走了。產品知識是業務員的根基,我建議分三步走:
1. 背熟基礎參數:年化利率、貸款期限、提前還款手續費
2. 整理常見問題:準備20個客戶必問的"刁鉆"問題
3. 模擬實戰演練:讓老員工扮演難纏客戶進行壓力測試
對了,最好把產品手冊做成手機便簽,等電梯、坐地鐵時隨時翻看。上周有個客戶在超市排隊時咨詢貸款,我同事當場掏出手機查參數,當場就簽了單。
很多新人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硬推銷"。上周聽到個新人打電話:"我們這款產品利率最低!"結果客戶秒掛。其實客戶需要的是解決方案,不是產品說明書。
試試這個溝通公式:
痛點挖掘("您現在資金周轉遇到什么問題?")→ 情緒共鳴("我理解您著急用錢的心情")→ 方案匹配("根據您的情況,建議選擇...")→ 風險提示("需要注意這幾個時間節點...")
有個做建材生意的客戶原本只想貸5萬,通過深入溝通發現他其實需要20萬周轉。關鍵是要像醫生問診那樣,引導客戶說出真實需求。
新人小林上個月業績第一,但因為搶了同事的客戶被集體排擠。在貸款行業,會分錢的業務員才能走得更遠。這幾個合作技巧很實用:
? 主動幫老員工處理行政工作(打印材料、系統錄入)
? 遇到疑難客戶及時請求支援
? 每月拿出10%的業績分給協助過你的同事
我們組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誰幫忙促成簽約,就能分到20%的提成。這樣既維護了團隊和諧,又能快速積累實戰經驗。
上周統計發現,每天撥打30通電話的業務員,比打50通的成單率反而高25%。關鍵在于有效客戶篩選:
優質客戶特征:
主動詢問還款方式
要求發送詳細資料到工作郵箱
愿意配合提供完整證明材料
建議用Excel建立客戶跟蹤表,標注每個客戶的意向等級。重點跟進A級客戶(3天內必回訪),B級客戶(每周跟進1次),C級客戶(每月問候1次)。
上個月央行突然降準,很多業務員還在推原來的利率方案。其實這時候應該重點推浮動利率產品,政策變化就是業務員的財富密碼。
每天必看的三類信息:
1. 央行官網的貨幣政策公告
2. 當地銀保監局的監管動態
3. 同行業務員的微信朋友圈(他們都在推什么產品)
比如去年網貸新規出臺前,提前布局消費金融產品的業務員,季度獎金普遍翻了兩倍。記住,在這個行業,信息差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其實做貸款業務員就像打游戲升級,前期要多刷副本(學習產品)、組隊打怪(團隊協作)、解鎖新地圖(了解政策)。遇到困難別慌,每個老員工都是從被客戶掛電話開始的。重要的是保持學習熱情,三個月后你再回頭看,會發現當初覺得難如登天的問題,現在處理起來簡直得心應手。對了,明天晨會記得帶筆記本,經理要講最新的風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