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看到有人問“米聊能借錢嗎”,作為從業五年的金融博主,今兒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說。先甩結論:米聊本身是社交軟件,根本不提供貸款服務!但為啥總有人被騙?關鍵就在“混淆入口”和“廣告陷阱”。本文將帶你深扒社交軟件里的借貸套路,手把手教你辨別正規平臺,文末還附贈三個防騙錦囊,看完能省半年工資!
打開米聊APP,映入眼簾的是消息列表和好友動態。這軟件主打的是即時通訊+社群互動,和微信、QQ屬于同個賽道。不過最近兩年,部分用戶反映在聊天窗口刷到過借貸廣告,這就讓不少人產生誤解。即時文字/語音聊天群組管理與文件傳輸動態分享與短視頻功能第三方小程序接入口
注意看第四條!問題就出在這個“第三方服務”上。有些不良商家會偽裝成正規機構,通過彈窗廣告誘導點擊,頁面做得跟米聊官方借款通道似的,稍不留神就中招。
上周剛處理過粉絲案例:李女士在米聊看到“憑身份證秒下20萬”的廣告,點進去填完資料反被套路了398元會員費。這里涉及兩個關鍵點: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廣告投放機制漏洞:社交平臺普遍采用算法推薦廣告界面模仿術:山寨頁面盜用官方LOGO和配色
舉個具體場景:當你在群里聊天時,突然彈出個寫著“米聊合作機構”的借款廣告,利率低至0.02%。這時候千萬冷靜!正規平臺絕不會在社交軟件里直接放貸,更不會主動彈窗。對比項正規借貸平臺社交軟件運營資質必須持有金融牌照僅需通信資質資金流向明確顯示放款方無資金交易功能
重點來了!判斷平臺是否靠譜,記住這三點:查銀保監會備案、看年化利率是否明示、驗電子合同簽章。去年央行新規要求所有借貸平臺必須在首頁公示這些信息。第一式:關閉社交軟件里的“個性化廣告推薦”第二式:遇到所謂“內部通道”立即截圖舉報第三式:凡是要先交錢的100%是詐騙第四式:核對放款方是否為持牌機構第五式:撥打平臺官方客服核實
特別提醒:現在有種新騙局是偽造銀保監會文件,聲稱“賬戶異常需轉賬解凍”。記住!任何政府機構都不會通過私人賬號收錢,遇到這種情況直接報警。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
與其在社交軟件里冒險,不如選擇這些正規渠道:銀行消費貸(年化4%起)持牌消金公司(如招聯、馬上)大型互聯網平臺(借唄、微粒貸)
不過要注意,別同時申請多家貸款!征信查詢次數過多反而影響審批。建議先用銀行官網的利率計算器測算,再選擇最適合的方案。
最后送大家三句箴言:不點陌生鏈接、不掃不明二維碼、不信天上掉餡餅。現在詐騙分子會精準捕捉用戶焦慮心理,越是著急用錢的時候,越要穩住心態。如果已經誤操作,記住立即做這三件事: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凍結銀行卡撥打96110反詐專線保存所有聊天記錄
說到底,米聊就是個聊天工具,跟借錢八竿子打不著。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咱們得多長個心眼。下次再看到“內部渠道”“無視征信”之類的宣傳,先把這篇文章翻出來看看,保準能避開99%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