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粉絲在后臺問我,想買車但手頭緊怎么辦?車輛貸款到底需要準備哪些材料?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說,從征信查詢到合同簽訂,把整個流程的關鍵點都理清楚。文章里還會揭秘銀行絕不會告訴你的3個審核重點,特別是第2條,很多老司機都栽過跟頭!看完這篇,保證你辦理車貸少走半年彎路。
先別急著跑銀行,咱們得先摸清自己的底細。掏出手機查查個人征信報告,現在支付寶就能查,跟查快遞似的簡單。重點看有沒有連續逾期記錄,要是近兩年有超過3次逾期,建議緩半年再申請。
舉個真實案例:我表弟去年想貸款買輛SUV,結果發現兩年前有張信用卡忘了還,硬是拖到銀行打電話催收。雖然最后還清了,但這條記錄直接讓他的貸款利率上浮了15%!身份證明:身份證+戶口本,注意有效期還剩6個月以上收入證明:最近半年工資流水/納稅證明,個體戶要準備營業執照購車憑證:訂車合同+首付款收據(首付至少要車價的20%)其他材料:房產證/居住證明(加分項不是必須)
特別提醒:現在很多網貸平臺推出了預審批服務,不用提交全套材料就能知道能不能貸,這個功能真心好用。我上周幫朋友試過某平臺的預審,3分鐘出結果,比跑銀行省事多了。
現在流行線上初審,上傳身份證照片和基本信息就行。有個小技巧:工作單位別填個體經營,寫成分公司或項目部更容易過審。
銀行工作人員最愛問的三個問題:月收入能否覆蓋月供2倍?(記住要說稅后收入)貸款用途是否明確?(必須回答購車)是否有其他負債?(信用卡分期也算負債)
重點看這三處條款:提前還款違約金(通常收剩余本金的2%)、利率調整規則(LPR變動如何調整)、抵押登記條款(綠本要抵押給銀行)
現在市面上有200多家車貸平臺,怎么選不踩雷?記住這三個關鍵指標:綜合年化利率(別超過15%)、放款時效(正規平臺3個工作日內)、服務費明細(GPS安裝費不能超過800元)
上個月有個粉絲在某平臺貸款,明明說好零手續費,結果被收了資料審核費+風險保證金,多花了5000多塊錢!所以一定要看電子合同的收費明細。
兩年外的輕微逾期影響不大,但要提供結清證明。如果是當前逾期,建議先解決逾期問題。
需要額外準備車輛評估報告,貸款額度不超過評估價的70%。特別注意車齡超過5年的,很多平臺就不給貸了。
先找客服要拒貸原因,如果是資料不全就補資料。同一家機構要間隔3個月再申請,急著用錢的話可以換審批標準寬松的平臺。
最后嘮叨兩句:現在很多平臺打著"零首付購車"的旗號,聽著很誘人實際上套路深。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正規貸款都要查征信、收利息。要是遇到什么都不問就直接放款的,趕緊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