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申請貸款時遇到"先交服務費再放款"的要求,是正常流程還是隱藏陷阱?本文圍繞平臺服務費收取的合理性、辨別正規(guī)機構的關鍵方法、遭遇風險時的應對策略展開,幫你避開"未貸款先交錢"的套路,同時科普金融監(jiān)管政策與常見騙局特征。文中用實際案例和法規(guī)解讀,教你守住錢包安全。
先說結論啊,這事兒得分情況看。正規(guī)金融機構比如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在放款前是不會收取任何費用的。他們的服務費通常會計入利息或按月收取,你在還款計劃表里能看到明細。但如果是網貸平臺或者中介機構,這個收費情況就復雜了。
比如有些平臺會說收取"資料審核費""風險評估費",聽起來挺專業(yè)對吧?但實際上,根據銀保監(jiān)會2021年發(fā)布的《關于規(guī)范銀行服務市場調節(jié)價管理的指導意見》,任何以貸款審批為由的事前收費都屬于違規(guī)行為。除非是明確公示的會員增值服務,比如優(yōu)先放款通道之類的,但這種收費必須提供對應價值的服務。
當你看到"提交資料先交888元服務費"的彈窗時,先別急著輸支付密碼。按照下面這幾點排查更穩(wěn)妥:
? 查資質:在平臺官網底部找"金融許可證編號",然后去人民銀行官網的查詢真?zhèn)危裰Ц秾毥鑶h的運營方"重慶市螞蟻商誠小貸"就能查到備案信息。
? 看收費節(jié)點:記住一個原則——錢沒到賬就讓你轉賬的都有問題。正規(guī)平臺最多在放款時扣除費用,絕不會要求提前轉賬到私人賬戶。
? 試算總成本:假設貸款10萬元,如果服務費要收5%,那就是5000元。這時候要算上利息看綜合年化利率,超過24%的就涉嫌高利貸。
? 搜用戶評價:別光看平臺自己展示的案例,去黑貓投訴、聚投訴等平臺搜關鍵詞,比如輸入"XX貸款 服務費",如果出現(xiàn)大量"收費不放款"的投訴就要警惕。
我朋友上個月就遇到過這種情況。他在某平臺申請貸款時,客服說信用評分不足,要交1980元"風險保證金"才能放款。結果錢轉過去后對方就失聯(lián)了...如果你也遇到類似情況,記住這三個動作:
立即停止操作:哪怕對方說"就差最后一步",也別繼續(xù)提供銀行卡或驗證碼。這時候退出頁面,重新通過官方APP操作。
保存證據鏈:截屏保留聊天記錄、支付憑證、合同文檔。特別注意保存對方提供的收款賬戶信息,這些在報案時都是關鍵證據。
多渠道舉報:除了打110報警,還可以通過"國家反詐中心APP"舉報,或者向中國互聯(lián)網金融協(xié)會官網提交書面投訴。去年深圳就有個團伙用這招騙了200多人,最后就是靠用戶提供的轉賬記錄破案的。
騙子們的話術也在"更新迭代",這里列幾個最近高發(fā)的套路:
? "您的賬戶被凍結,需繳納解凍金"(銀保監(jiān)會明確規(guī)定:不存在還款前凍結賬戶的情況)
? "購買保險套餐可提高通過率"(除非是信用保證保險且費用在放款后收取,否則都是騙局)
? "VIP會員享專屬低息通道"(警惕先付會員費再消失的平臺,去年央視曝光的"速貸之家"就是這樣騙了3000多人)
? "掃碼支付服務費可優(yōu)先放款"(所有正規(guī)貸款流程都在官方APP完成,不會引導到第三方支付)
如果真的不幸中招,先做這兩件事:
立即聯(lián)系支付平臺:如果是支付寶/微信轉賬,在賬單詳情頁申請"投訴交易",提供聊天記錄等證據,有一定概率能攔截資金。
收集證據報警:不要覺得金額小就放棄,現(xiàn)在各地公安都有反詐專線,2000元以上就能立案。有個真實的案例是,杭州的劉女士被騙2500元后報警,警方通過資金流向追查到詐騙團伙,最后錢款全數追回。
最后提醒大家,現(xiàn)在很多詐騙平臺會偽造銀保監(jiān)會文件,甚至做出以假亂真的官網。記住所有金融業(yè)務都要通過官方渠道辦理,遇到不確定的情況,直接打12378(銀行保險消費者投訴維權熱線)咨詢最靠譜。貸款路上多留個心眼,才能避免"服務費"變"智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