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在朋友圈刷到"網貸起訴潮來了"的消息,老張前兩天剛收到某平臺的律師函,嚇得直接跑來問我:"兄弟,你說這次是不是動真格的?"其實這個問題我也琢磨好幾天了,今天就跟大伙兒聊聊這事。
以前咱們對網貸催收的印象是什么?無非就是電話轟炸、爆通訊錄那些套路。但今年情況明顯不同,好多平臺的催收電話突然變少了。這不是他們發善心,而是監管部門今年出臺的催收新規確實卡得嚴。現在敢暴力催收的平臺,分分鐘要被罰得底朝天。
不過別以為這樣就沒事了。最近兩個月,光是咱們本地法院就受理了300多起網貸糾紛案。有些借款人逾期才半年,法院傳票就送到家門口了。某消費金融公司更是放出狠話,年底前要集中處理5000件逾期案件。這架勢,可比以前光打嘴炮嚇唬人實在多了。
說白了就是錢荒鬧的。今年上半年網貸行業回款率掉到歷史低點,有平臺資金缺口大到連工資都發不出。這種情況下,走法律程序反而成了他們回血的最快方式。你知道現在批量起訴成本多低嗎?走電子訴訟的話,一個案子訴訟費才幾十塊錢。
現在法院處理這類案件也利索得很。只要證據鏈完整,從立案到判決可能就個把月時間。有個朋友借了5萬塊錢,因為換了手機號沒收到通知,等發現時連本帶利已經滾到8萬了。法院可不管你認不認賬,缺席判決照樣生效。
先別慌,核對清楚傳票真假。現在有些催收公司會偽造法院文書,記得上中國裁判文書網查案件號。要是真的被起訴了,千萬別玩消失。前兩天有個案例,借款人主動找平臺協商,最后不僅免了違約金,連利息都打了七折。
保存好所有借款憑證特別重要。有個哥們被多算了兩萬利息,幸虧當初的還款記錄沒刪,在法庭上直接把平臺證據給推翻了。實在搞不定也別硬撐,現在各地都有法律援助熱線,咨詢又不要錢。記住,收到12368的短信,那可千萬不能當垃圾信息處理。
說到底,這次起訴潮給所有人敲了警鐘。那些覺得"換個手機號就能賴賬"的老黃歷該翻篇了。現在是大數據時代,你換個十八個手機號,法院照樣能把傳票送到你手上。最靠譜的辦法還是量入為出,真要借了錢就老老實實還,別等到要吃官司了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