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有粉絲私信問我:"車抵貸利息到底怎么計算啊?"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講講這個事。從銀行到網貸平臺,不同渠道的利息能差出1倍多!我對比了市面上20多家機構,發現很多人根本不會算真實年化利率。這篇文章不光要教你避開利息陷阱,還會揭秘3個壓利息的獨門秘籍,看完至少能省下幾千塊冤枉錢!
先說個真實案例:上周有個粉絲拿著某平臺合同來找我,表面寫著"月息0.8%",結果實際年化利率竟然達到18%!這里面的門道就在于等額本息VS先息后本兩種算法。
假設貸款10萬,分12期還,月息0.8%:
實際年利率0.8%×12×1.8≈17.28%
這個1.8的系數是業內通用的換算公式,很多業務員都不會告訴你。每月還利息:10萬×0.8%800元到期還本金:10萬元真實年利率:0.8%×129.6%
上周陪朋友去辦車抵貸,親眼見證他的利息從12%砍到8.5%。這里面有3個關鍵要素:
車輛估值:2018年的寶馬5系,不同平臺評估價相差3萬信用記錄:支付寶芝麻分650以上能降息0.5%貸款期限:1年期和3年期的利息能差3個百分點還款方式:等額本息比先息后本多付27%利息
我整理了網貸平臺不會告訴你的3大壓價技巧:
上周剛幫表弟操作成功:
A平臺報價年化12% → 拿B平臺9%的合同去談 → 最終拿到8.5%
選擇只抵押登記證的方式:
優點:不影響日常用車
缺點:利息可能上浮1-2%
用這個公式算提前還款是否劃算:
剩余本金×違約金比例 ≤ 已支付利息×0.6
最近看到好多車主被套路,說幾個血淚教訓:GPS安裝費超過800元絕對有問題合同里藏著"服務費""管理費"的要注意評估費超過車輛估值0.5%的趕緊跑
上周幫粉絲王哥做的方案:
2016款奧迪A4L → 評估價13萬 → 貸款9萬
原方案:月息1.2%(年化14.4%)
優化后:月息0.75%(年化9%)
三年省下利息:9萬×(14.4%-9%)×314580元
最后提醒大家:簽合同前一定要看清IRR內部收益率,這才是真實利息。別被表面數字忽悠了,有拿不準的合同可以私信發我,免費幫看!下期咱們聊聊二手車抵押的特別注意事項,記得關注不迷路~
上一篇:這些小貸產品審批快、到賬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