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借款人以為用車輛作抵押貸款更安全,卻不知某些平臺專門利用車輛資質審核漏洞設局。本文將揭露虛假購車合同、重復抵押陷阱、高利貸包裝等常見套路,結合真實案例拆解貸款平臺如何把車輛變成收割工具,最后給出關鍵避坑指南。建議有車族或計劃貸款買車的朋友重點關注第三、第五部分。
說實話,這些騙局背后都是利用了借款人急用錢的心理。先說個最典型的:某汽車銷售公司承諾幫客戶辦理低息車貸,結果等客戶完成貸款手續后,收到的卻是二手事故車,實際價值只有貸款金額的40%。這類公司往往偽造車輛檢測報告,把抵押車輛估值抬高2-3倍。
還有更隱蔽的連環套。比如某些平臺要求借款人同時辦理「信用貸+抵押貸」雙產品,表面說信用貸用于短期周轉,實則把車輛二次抵押給其他機構。等借款人發現時,自己的車已被三家金融機構重復登記抵押。去年曝光的某縣城騙貸案,同一輛奧迪A6被抵押了7次,最終導致6家金融機構集體壞賬。
最近接觸的案例里,有個00后小伙子的遭遇特別典型。他在物流公司誘導下辦理了「以租代購」貸款買車,每月要還3000多車貸。結果公司給的運輸單量連油費都賺不回,想退車還要倒貼2個月貸款。類似套路還有要求交「GPS安裝費」「風險保證金」等名目費用,這些在正規車貸里根本不存在。
注意看合同里的「提前還款違約金」條款,有些平臺會設置高達剩余本金30%的罰金。更離譜的是遇到過客戶按時還款卻被故意制造逾期,平臺趁機收取日息0.5%的滯納金。這里提醒大家,凡是要求把車輛登記證押在非銀行機構的,90%有問題。
1. 查金融牌照:直接在銀保監會官網查機構是否持有《金融許可證》,像某些號稱「與銀行合作」的平臺,實際放款方卻是民間借貸公司
2. 看資金流向:正規車貸都是銀行/持牌機構直接放款,如果要求你把錢先轉到第三方賬戶,立刻終止交易
3. 核實車輛估值:對比三家二手車平臺報價,車價虛高20%以上的要警惕
4. 細讀違約條款:重點關注提前還款、逾期處理、車輛處置等細則
5. 查抵押登記:辦完手續15天內,必須拿到車管所的《機動車抵押登記證書》原件
首先千萬別慌,收集好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合同原件這三樣關鍵證據。有個客戶就是靠微信聊天截圖,證明業務員故意隱瞞真實利率,最終法院判決貸款合同無效。如果車輛被非法拖走,立即帶著抵押登記證明報警,現在很多地方已成立經偵金融專班處理這類案件。
這里分享個成功案例:杭州的劉先生發現被重復抵押后,通過12378銀保監投訴熱線舉報,同時向金融調解委員會申請仲裁。最終平臺同意解除超額抵押部分,并退還多收的1.2萬元服務費。記住,維權時堅持要求平臺出示資金流水憑證和抵押權證明,這兩份文件能戳破大多數謊言。
如果確實需要辦理車輛抵押貸款,優先選擇銀行直營產品。比如平安銀行車主貸年利率8%起,最高可貸車輛估值80%。要注意區分「銀行自營」和「銀行合作」的區別,某些第三方公司掛著銀行招牌,實際利息比銀行高2-3倍。
急用錢的話可以考慮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像易鑫車來財、神州車閃貸這些,雖然利息比銀行高些(年化9-15%),但起碼不會玩陰陽合同。辦理時務必親自到線下門店核實,凡是不讓看辦公場地、沒有對公賬戶的平臺,轉身就走別猶豫。
下一篇:這些高通過率借款渠道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