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伙兒手頭緊的時候都愛用各平臺的備用金周轉,可好多朋友心里直打鼓:這玩意兒用了會不會在征信報告上留疤?萬一影響以后貸款買房買車咋整?今天就掰開揉碎了給大家講明白。
支付寶那個500塊的備用金大家最常用了對吧?就跟買菜錢似的隨借隨還。這種屬于平臺白送的零花錢福利,人家壓根不往征信系統上報。不過要是你連續三次拖著不還,支付寶可能就要拉黑你,這時候才可能影響平臺內部的信用分。
像微信的微粒貸可就是另一回事了,雖說長得像備用金其實本質是小額貸款。每借一筆都會在征信報告上留記錄,跟信用卡分期一個性質。銀行自家APP里的備用金產品更要注意,比如招行e招貸、工行融e借這些,借一次上一次征信。
很多朋友一看見征信上有貸款記錄就慌神,其實完全沒必要。銀行主要看兩點:還款是否及時,總負債是否超標。正常使用備用金按時還,反而能證明你有良好的還款習慣。就跟信用卡按時還款一個道理,這樣銀行還覺得你信用好呢。
不過要留個心眼,一個月內同時申請五六個平臺的備用金,征信報告上會顯示多家機構查詢記錄。這會讓銀行覺得你最近特別缺錢,可能影響貸款審批。就跟同時找七八個親戚借錢,人家肯定覺得你遇到大麻煩了一樣。
最重要的就是別逾期!哪怕只晚還三天,支付寶備用金都會收你1塊5的滯納金。要是拖到第七天自動扣款失敗,可能就要上征信黑名單了。設置自動還款最保險,或者提前兩天設個手機提醒。
控制使用頻率也很關鍵。別把備用金當工資用,今天借明天還看著方便,但一個月借二十次的話,銀行會覺得你財務有問題。就跟天天去鄰居家借醬油似的,次數多了人家肯定犯嘀咕。
現在不少平臺都開始推大額備用金,動輒三五萬的額度。這種一定問清楚是不是上征信的貸款產品,別稀里糊涂背上一堆貸款記錄。就跟超市買促銷品要看保質期一個道理,用之前先看產品說明。
總結來說,備用金用好了是應急神器,用不好就成了信用殺手。記住三點:看清產品性質、按時如數還款、量入為出別貪多。現在信用社會,咱們的征信記錄就跟臉面一樣重要,可得仔細護著。下次用備用金前,先對著這篇文章對照看看,保準不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