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晚上蹲在小區門口抽煙,手機突然瘋狂震動起來。他瞥了一眼來電顯示,又是那個熟悉的座機號碼,手一抖差點把煙頭扔地上。自從去年創業失敗欠了幾萬網貸,催債電話就像影子一樣跟著他。更讓他崩潰的是,上周老家的表弟突然打電話來問:"哥,你是不是在外面欠錢了?有人打電話到家里說你欠錢不還......"
很多人以為,網貸是自己借的錢,還不上頂多就是自己倒霉。可現實往往比想象更殘酷——你以為的"一人做事一人當",可能已經讓家人在幫你"背鍋"。
現在的網貸平臺在審核時,十有八九都會要求讀取通訊錄。這個操作看著簡單,實際就是個"定時炸彈"。一旦你逾期不還,催收公司分分鐘就能拿到你通訊錄里所有聯系人的電話。去年在深圳打工的小張就遇到過這種事,他因為疫情失業欠了2萬網貸,結果催收方每天輪著給他媽、表姐甚至前同事打電話,搞得他媽媽以為兒子被綁架了,嚇得差點報警。
更讓人上火的是,有些催收公司專門挑凌晨和飯點打電話。你想想,你媽剛做好一桌菜準備吃飯,突然接到電話說你欠錢不還,這場景得多窒息?有網友吐槽,他爸接到催收電話時以為是詐騙,結果對方直接報出他身份證號,老爺子當場氣得血壓飆升送醫院。
我認識個做中介的老李,前年為了湊首付借了網貸。后來行情不好房子沒買成,債務倒像滾雪球越滾越大。催收的人往他老婆單位打了十幾通電話,說他"欠錢不還人品有問題"。結果老婆覺得丟人非要離婚,現在孩子判給女方,老李每個月還得多掏3000塊撫養費。
這種家庭裂痕往往比債務本身更傷人。家住重慶的王姐就跟我訴苦,她兒子大學期間借了校園貸,催收電話打到她工作的幼兒園。園長覺得影響不好勸她辭職,現在全家就靠老公一個人工資,日子過得緊巴巴不說,現在母子倆見面就跟仇人似的。
別以為欠債只是自己的事,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開始查"老賴"子女了。去年杭州就有個案例,父親因為網貸被列入失信名單,女兒考公務員筆試面試都過了,最后政審環節被刷下來。小姑娘蹲在人社局門口哭的視頻,看得人心里直發酸。
更現實的是,很多重點中學、私立學校現在入學都要查家長征信。深圳某國際學校去年就勸退了3個學生,原因都是家長有網貸逾期記錄。你說孩子招誰惹誰了?就因為父母年輕時圖方便借了網貸,可能就毀了孩子一輩子的前程。
要是真遇到還不上網貸的情況,千萬別玩消失。主動聯系平臺說明情況,現在很多正規平臺都能協商分期還款。有個在東莞打工的兄弟,欠了8萬網貸,跟平臺磨了兩個月,最后談成60期慢慢還,每月壓力小多了。
記住這幾個救命錦囊:
1. 優先還上征信的正規網貸
2. 每月保留必要生活費再還債
3. 遭遇暴力催收立即報警
4. 千萬別"以貸養貸"
說到底,網貸就是個雙刃劍。用好了能解燃眉之急,用不好可能把全家拖下水。借錢之前多想想,這錢非借不可嗎?逾期后多想想,你的家人能承受這些后果嗎?生活再難,總比讓至親之人跟著遭罪強。留得青山在,慢慢掙錢還,這才是真正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