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刷朋友圈總能看到類似的求助信息:"急用錢!有償求校園代理",私聊一問都是網貸平臺的拉人頭廣告。這讓我想起上周隔壁班有個男生,為了買新款球鞋借了網貸,利滾利欠了兩萬多,最后還是父母連夜坐高鐵來處理的。
一、那些藏在手機里的甜蜜陷阱
現在大學生手機里隨便刷幾個APP,信貸廣告比外賣紅包還多。什么"零門檻""秒到賬""學生專享",聽著跟天上掉餡餅似的。可你仔細想想,這錢真那么好借嗎?說白了就是拿你的個人信息和學生身份當擔保。
最近輔導員統計的數據嚇人一跳:咱們年級有12%的人用過網貸,平均借款超過5000塊。有個女生為了追星買演唱會門票,在三個平臺同時借錢,現在每個月生活費全用來還利息,連食堂都只能吃最便宜的窗口。
二、校園貸到底有多可怕?看看這些真實案例
去年有個大三學長,借了6000塊買手機,結果本金加利息要還兩萬三。催債電話直接打給輔導員,還在班級群里發他身份證照片。最后還是系主任出面聯系平臺,發現這根本就是個非法高利貸。
還有更離譜的,某平臺用"刷單返利"當誘餌,讓同學先借網貸墊付資金。結果錢剛轉過去,對方就失聯了。這種連環套防不勝防,已經有三個學院的同學中招。
三、怎么守住咱們的錢包?這幾招必須學會
1. 消費前先照照鏡子:你非要最新款手機嗎?現在用的手機真的不能用了嗎?網紅奶茶每周必須喝三杯?這些消費到底是真需要還是被商家洗腦了?
2. 遇到急事別慌神:家里臨時用錢、突然生病這些情況,第一時間找輔導員。學校有應急資助金,比網貸安全一萬倍。
3. 學會記賬這招絕了:我班生活委員開發了個傻瓜記賬表,把每月開銷分必要、需要、想要三類。堅持用的同學,現在都存下小金庫了。
4. 舉報平臺有獎勵:發現有人在學校發貸款傳單,直接拍下來發給保衛處。上學期有同學舉報非法網貸點,還拿了500塊獎金呢!
四、網貸找上門怎么辦?應急指南收好
如果已經借了網貸:
①立刻停止以貸養貸!這跟用汽油滅火沒區別
②馬上告知家長和輔導員,成年人有更多解決辦法
③保留所有聊天記錄和轉賬憑證
④直接撥打12378銀保監投訴電話
最后給大家算筆賬:假設借5000塊,分12期還,表面利息8%,實際年利率超過15%。按這個算法,你打工三個月的工資全在給平臺打工。有這時間精力,不如去圖書館刷題拿獎學金,或者做家教賺正經錢。
記住:現在省下的每一分錢,都是將來選擇的底氣。那些讓你"超前消費"的廣告,本質上都是想掏空你的錢包。咱們要做金錢的主人,而不是網貸的奴隸!
(班會結尾播放真實催債錄音,同學們自愿簽署理性消費承諾書。班費買了50個帶密碼鎖的存錢罐,想要的舉手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