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私信問我,遇到高利息的網貸平臺該怎么辦?其實啊,這類俗稱"高炮"的違規貸款確實害人不淺。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說,從保留證據的竅門到監管部門的選擇,再到法律條款的運用,手把手教你怎么正確投訴舉報。關鍵是要記住"兩要三不要"原則,既能保護自己權益又避免被二次套路。
前陣子有個粉絲跟我說,他在某平臺借了5000塊,結果一周利息就要1500。這種情況大概率就是遇到"高炮"了。這類平臺有三大特征:
1. 利息高得離譜:年化利率動輒超過36%甚至更高
2. 催收手段惡劣:動不動就爆通訊錄、PS照片威脅
3. 資質不透明:APP里查不到放貸機構的全稱和備案信息
去年接觸過一個案例,小王在某平臺借款3000元,實際到賬只有2100元,7天后卻要還3200元。這種砍頭息+高利息的套路,大家千萬要警惕!
發現被套路后別慌,按這個流程走:第一步:固定證據截圖保存借款合同錄屏操作APP的過程保留所有轉賬記錄第二步:選擇投訴渠道互聯網金融協會官網(最有效)當地銀保監局(適合有實體公司的)消費者熱線(處理速度較快)
上周剛幫粉絲處理的一個案例,就是通過互聯網金融舉報平臺成功要回了多付的利息。關鍵是要在舉報時附上銀行流水+聊天記錄+合同截圖這三件套。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年利率超過15.4%的部分不受法律保護。這里有個計算公式:
合法利息本金×15.4%÷365×借款天數
比如借1萬元用30天,最多只能收126元利息。
最近發現有些騙子打著"代理投訴"的旗號二次行騙,千萬注意:? 不交任何"處理費"? 不給短信驗證碼? 不簽空白委托書
要是接到自稱"法務顧問"的電話,先上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查對方公司底細。
有粉絲問:"已經還了高利息怎么辦?"這種情況可以走民事調解,準備好還款憑證去法院申請不當得利返還。去年有個案例,李女士通過訴訟要回了多支付的2.3萬利息。
中國政法大學王教授提醒:遇到暴力催收立即報警,同時向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上傳催收錄音。現在很多地方公安都開通了打擊套路貸的綠色通道。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維權要趁早,證據保留好。記住這些方法,遇到高炮平臺別再吃啞巴虧!如果還有不清楚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