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問我,網上借的錢要是還不上了,催債的人會不會把通訊錄里的人全騷擾個遍?這事兒確實讓人害怕。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聊一聊,這事兒到底靠不靠譜。
先來搞明白啥叫"爆通訊錄"。說白了就是催收公司拿到借款人手機里的聯系名單,挨個打電話發短信催債。這招特別損,不僅讓借款人面子掛不住,還讓七大姑八大姨都跟著遭殃。前些年這事兒特別常見,現在還有嗎?
早幾年確實跟野火似的。有些網貸平臺收集借款人信息時,你點個"同意授權"授權書,就把通訊錄整個打包帶走了。后來只要一逾期,催收的就跟轟炸機似的不停打你電話,接著就開始騷擾你通訊錄所有人。很多朋友都遇到過,上午剛逾期,下午小學同學就收到催債短信了。
不過這兩年情況有點變化。國家去年出臺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說了,平臺不能隨便泄露用戶信息。去年8月銀保監會還專門發文,嚴禁暴力催收。但這不是說完全絕跡了,現在分兩種情形:
第一種是正規平臺。現在像支付寶借唄、微信微粒貸這些大平臺,基本都老實了。他們更愿意走法律程序,或者上報征信系統。不過要是遇到外包的催收公司,偶爾還是會偷偷騷擾聯系人。
第二種就是那些不正經的小網貸。這些平臺壓根不跟你講法律,逾期第一天就開始瘋狂轟炸。特別是那些利息高得嚇人的714高炮(借1000到手700,7天后還1000那種),他們才不管什么法律法規呢。
有個朋友的真實案例:小李在手機應用商城隨便下了個借款APP,借了8000塊。結果第二個月失業沒還上,當天下午他公司領導、前女友、甚至小區物業都接到催債電話。對方張口就說"你朋友欠錢不還",把小李整得差點抑郁。
那要怎么應對呢?記住三點保命絕招:
第一,千萬別當鴕鳥。逾期后主動聯系平臺說明情況,很多平臺其實愿意協商延期或者分期還款。現在正規平臺都有延期政策,比如支付寶可以申請延期1-2年,微信微粒貸也能協商分期。
第二,如果被爆通訊錄了,馬上收集證據。通話錄音、短信截圖都要留著,直接打110報警。去年有個案例,深圳某催收公司因為爆通訊錄被判賠償5萬塊。現在警察處理這種案件都很有經驗。
第三,提前預防比什么都強。現在很多手機都能設置騷擾攔截,像華為手機有個"陌生號碼自動拒接"功能。還可以在手機管家APP里設置關鍵詞屏蔽,比如把"催收"、"逾期"這些詞拉黑。
最后提醒大家,千萬別隨便在不知名平臺借錢。現在正規平臺年利率都在24%以內,那些號稱"秒到賬"、"零審核"的平臺,十個有九個是高利貸。真要借錢,先去查查平臺有沒有銀保監會備案,有沒有放貸資質。
說到底,現在法律規定越來越嚴,正規平臺不太敢亂來。但是那些地下錢莊還是跟瘋狗似的。大家管好自己的錢袋子,能不借最好別借。真要遇到事兒也別慌,保留證據拿起法律武器,現在國家給咱們撐腰呢!
另外說個冷知識:其實通訊錄里80%的電話,催收公司根本打不過來。他們主要盯著最近3個月通話記錄里最常聯系的20個人。所以如果真到那一步,可以提前跟常聯系的親友打個招呼,讓他們設置防騷擾。
最后嘮叨一句,逾期影響征信這事兒是真的。現在很多平臺都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統,逾期超過3個月就會留記錄。以后買房買車貸款都會受影響。所以借錢之前千萬想清楚,別為了救急把自己后半輩子搭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