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都在問,怎么查貸款平臺是不是進了退出名單?這事兒確實挺重要的,畢竟關系到咱們的錢袋子。這篇文章就手把手教你,從官方公示平臺到第三方驗證工具,包括怎么辨別真假名單、遇到問題該咋處理,總共整理了8個實用知識點。記得看到最后有防騙指南!
其實啊,咱們說的退出名單主要分兩種:主動退出的平臺:可能因為業務調整自己申請退出市場被監管清退的平臺:存在違規操作被強制關停
去年光是廣東地區就有23家小貸公司進了清退名單,所以這事兒真不能大意。有個在銀監會上班的老同學跟我說,名單更新頻率比咱們想象的要快,有時候一個月就會發兩三次公告。
1.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官網:他們有個專門的"信息披露"板塊,我上周剛查過,頁面加載有點慢,但數據確實全。有個小技巧——在搜索框輸入平臺全稱時,記得把空格和符號都去掉,比如"XX貸"要打成"XX貸"。
2. 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網站:比如深圳金融局去年就公布了12批退出機構名單。重點看網站底部的"通知公告"欄,有些藏在"政務公開"里。有個朋友在杭州開公司的,說他們那的頁面設計特別反人類,得點三次才能找到...
3. 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雖然主要查信用報告,但要是發現某平臺突然查不到放貸記錄,可能就是有問題了。不過這個方法有點間接,適合已經借過款的人驗證。
除了官方渠道,這幾個民間方法也能用,但要擦亮眼睛:天眼查/企查查:看企業經營狀態有沒有"注銷""清算"字樣黑貓投訴平臺:搜平臺名字+退出關鍵詞行業交流群:加幾個網貸從業者群,消息比新聞快
上個月有個案例,某平臺官網還在運營,但企查查顯示他們半年前就開始清算資產了,你說嚇人不嚇人?不過要注意,第三方平臺的信息可能有延遲,最好多方驗證。
要是真查到自己在用的平臺出問題了,記住這3步:立即停止新借款,但別急著提前還款(可能有違約金)把借款合同、還款記錄全部備份,最好錄屏保存打12378銀保監會熱線報備情況
去年有個用戶發現平臺在退出名單后,直接停止還款,結果征信出問題了。所以啊,就算平臺要退出,該還的錢還得按流程還,千萬別自作主張。
最近在貼吧看到有人說:"進了退出名單就不用還錢了",這純屬扯淡!還有那種聲稱能幫你消除名單記錄的,十個有九個是騙子。有個大姐被騙了5萬"手續費",最后平臺該退還是退了...
對了,要是收到短信說"點擊鏈接查看最新退出名單",千萬別直接點!去年網警通報過,這種釣魚鏈接會盜取銀行卡信息。正確做法是手動輸入官網地址查詢。
最后嘮叨幾句:查退出名單就像定期體檢,建議大家每季度查一次自己用過的平臺。要是發現平臺有這些征兆就要警惕了——突然提高貸款額度、瘋狂發優惠券、客服電話總是占線。畢竟在金融這事上,小心點總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