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不少人問:"我就欠了網貸2000塊,他們真能找到家里來嗎?"這事兒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但真的有人被嚇到整宿睡不著覺。今兒咱就把這里邊門道掰扯清楚,讓你心里有個底。
先說個明白話:現在都2023年了,真要為了兩千塊錢上門催收的,八成是詐唬你的。老王家鄰居張三上個月就遇上這事兒,借了某小貸平臺2500,逾期第三天就接到電話說要"帶兄弟上門喝茶"。結果呢?人家壓根沒敢來——你想想,跨省跑腿費都不止兩千,人家哪能做虧本買賣?
不過別急著松口氣,現在催收使的招可比上門催收損多了。第一招就是奪命連環call,凌晨三點都不消停。我就見過有人手機被呼到死機,通訊錄里七大姑八大姨全被問候個遍。更損的是,有些催收專挑你上班時間打單位座機,整得當事人恨不得挖個地洞鉆進去。
第二招是"律師函轟炸"。這些函件看著挺唬人,紅頭文件蓋著大紅章,其實多數都是外包公司自己刻的蘿卜章。去年李四收過五份不同律所發來的"最后通牒",結果往律協網站一查,壓根沒這幾家事務所。不過話說回來,要是收到法院傳票,那可得當回事了。
現在催收也玩高科技。第三方平臺能扒出你最近三個月的通話記錄,連你常點哪家外賣都知道。有個干這行的朋友跟我說過,他們最常用的套路是假扮快遞員:"王先生嗎?您有個到付包裹..."等你下樓取件,來的根本不是快遞小哥。
說到重點了,真遇上催收怎么辦?記住這三點:第一,錄音錄像留證據,特別是那些威脅要上門潑油漆的;第二,主動找平臺協商,現在很多正規機構能辦延期;第三,要是對方冒充公檢法,直接110伺候。去年就有個催收公司員工因為偽造公安短信,進去吃了半年牢飯。
最后嘮叨句掏心窩子的話:網貸這事兒能不碰就別碰。我表弟去年為了買個新手機借了3000,利滾利最后還了8000多。真要急用錢,找親戚朋友周轉都比碰網貸強。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那些說"免審核秒到賬"的,都是等著割你韭菜的鐮刀。
(補充個小知識:根據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每天催收電話不能超過3個,晚9點到早8點不許騷擾。要是遇到暴力催收,直接打銀保監會電話投訴,一報一個準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