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內容主要給大伙兒梳理目前市面上能穩定下款的貸款渠道,包含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平臺等不同類型。重點分析各平臺特點、適合人群和申請技巧,最后教大家識別套路貸陷阱。文章里的每個平臺都是真實存在且經過驗證的,但具體通過率還是要看個人資質哦。
先說銀行產品,雖然審核嚴格但勝在安全。工商銀行的「融e借」年化利率4.35%起,要求公積金連續繳納滿1年。建設銀行的「快貸」最近在搞活動,手機銀行顯示預審批額度的用戶通過率更高。
地方農商行現在有不少創新產品,像浙江地區的「浙里貸」用社保卡就能申請,最高30萬額度。不過要注意,銀行審批會查征信記錄,近半年有網貸申請記錄的可能被拒貸,建議先打份征信報告自查。
這類平臺比銀行靈活些,招聯金融的「好期貸」適合上班族,芝麻分650以上容易出額度。馬上消費金融的「安逸花」有個特點——首次借款金額越小通過率越高,很多人借3000塊反而比借1萬更容易下款。
中郵消費的「郵你貸」最近調整了風控模型,個體工商戶也能申請了,但要提供半年銀行流水。有個朋友上個月剛通過,他開奶茶店的,月流水2萬多,批了8萬額度。
微眾銀行的「微粒貸」還是采用白名單邀請制,微信支付分780以上的可以重點試試。網商銀行的「網商貸」對淘寶商家特別友好,有個做服裝批發的客戶,店鋪等級三鉆,秒批了15萬額度。
這里要特別提醒,所有互聯網貸款都會上征信!別相信那些說「不上征信」的廣告,去年有個客戶就是因為頻繁點網貸,結果房貸被銀行拒了。
像平安普惠、宜信普惠這些持牌機構,雖然利息比銀行高些,但審批速度確實快。有個做工程墊資的老哥,上午申請下午就到賬20萬。不過要注意看合同里的服務費,有些平臺會把利息拆成「利息+服務費」兩部分,年化利率可能超過24%。
招商銀行的e招貸、廣發銀行的財智金,這些都屬于信用卡背后的貸款。有個小技巧——賬單日前申請更容易通過,銀行看到你有消費需求但還沒出賬單,風控會松一點。不過分期手續費換算成年化利率基本都在15%以上,短期周轉還行,長期用不劃算。像度小滿、360借條這些助貸平臺,其實是個「貸款超市」。他們根據你的資料匹配多家機構,填寫資料時工作單位不要寫「自由職業」,哪怕開網店的也寫成「電子商務公司員工」,通過率能提高30%左右。
有個客戶去年在美團借錢被拒了,后來在今日頭條的放心借反而下了5萬。所以不要死磕一個平臺,這家不行趕緊換另一家,但每天申請不要超過3次,不然大數據會顯示你特別缺錢。
第一是「包裝資料」服務,收你3988元說能辦大額卡,結果都是PS假流水;第二是AB貸騙局,說貸款批了但要找個擔保人,其實是用擔保人資質貸款;第三是砍頭息,借1萬到手8千還要按1萬還利息;第四是「注銷賬戶」詐騙,最近又有人冒充京東金融客服行騙。
最后提醒大家,所有要求提前支付工本費、保證金的都是騙子!正規平臺都是下款后才開始計息。如果實在不確定某個平臺是否靠譜,可以去「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營業執照,或者直接打官方客服電話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