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好多老哥老妹在后臺留言問借錢的事,重點都在"不上征信"這四個字上。今天咱們就來嘮嘮這個事,不過先說在前頭啊,現在市面上能百分百保證不上征信的平臺真的不多了,就算有也都是踩鋼絲的操作,搞不好就把自己坑了。
先給新來的朋友科普個常識。征信系統這兩年跟蜘蛛網似的越織越密,正規平臺基本都跟人行系統聯網了。那些喊著"絕對不上征信"的廣告,十個里有九個半都是忽悠人的。不過確實有些野路子能繞過征信,但代價嘛...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第一種要說的就是老牌網貸的馬甲包。比如你熟悉的某唄某條,現在人家明面上都是要查征信的。但有些第三方合作的小程序,用他們馬甲包裝成新平臺,審核會松很多。上個月有個朋友用手機回收的殼子借到錢,全程沒查征信,不過利息高得嚇人,借3000到賬2700,7天要還3200。
第二種是境外系的現金貸。這類App圖標都設計得跟社交軟件似的,初審就填個手機號和身份證。不過他們放款前會要你開通訊錄權限,逾期的話那真是連環奪命call。聽說有個廣東老哥被催收的用AI換臉技術做成小視頻發親友群,這操作太野了。
第三種得說說民間借貸平臺。像某些同城服務App里藏著的借貸入口,說是"應急周轉",其實就是私人放貸。好處是審核快,中午申請晚飯前就到賬。但合同上寫的是"信息咨詢服務費",逾期金按小時算,借5000滾到兩萬也就個把月的事。
重點來了!說幾個2023年還在活躍的野路子:
1. 手機回租類:"機速寶""閃電回收"這些,把手機估價當借款額度
2. 電子卡券類:"油卡代充""購物卡回收",套現套路深
3. 社交屬性強的:"同學幫""老鄉籌",打著眾籌名義搞短期借貸
不過得提醒各位老鐵,這些平臺都有幾個共同點:App三天兩頭換名字、客服永遠找不到真人、合同藏著高額服務費。最坑的是他們雖然不上央行征信,但可能上民間的大數據系統,以后想走正規渠道借錢就更難了。
最近還有個新套路要注意——先用后付。某寶某多的先用后付本來不查征信,結果現在有些山寨平臺也搞這套。表面看是0利息,實際上商品價格虛高30%,7天不付款就爆通訊錄。上月有個妹子買化妝品被套進去,200塊的東西最后還了800。
最后說點實在的。真要急用錢,優先考慮正規平臺的信用貸產品。實在走投無路要用野路子,千萬記住三點:1.別給任何前期費用 2.錄屏保存整個借款流程 3.到期前主動協商別失聯。記住啊老鐵們,借錢一時爽,還錢火葬場,搞不好真能毀了下半輩子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