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刷到個新聞,把我看得心里直打鼓。有個初二男生在網上借了3000塊買游戲裝備,結果三個月利滾利變成兩萬多。現在孩子不敢上學,催債電話都打到班主任那里了。這事兒讓我突然意識到,現在連小學生都在討論"校園貸",咱們當家長的可得長點心啊!
一、校園里的"零花錢陷阱"越來越多了
您家孩子有沒有說過要買新款手機?或者突然要報名高價培訓班?現在的網貸廣告可太會裝了!他們要么說"月供只要一杯奶茶錢",要么搞個"學生專屬免息",連借款合同都設計得像游戲充值頁面。更夸張的是,有些同學之間還傳著各種"借錢群",用花唄套現的都成產業鏈了。
二、千萬別小看這些小額貸款
我隔壁王姐家就吃過虧。她閨女刷短視頻看見個"9.9元學插畫"的廣告,結果點進去要交2980材料費。孩子偷拿手機借了網貸,等家長發現時,利息已經翻了兩倍。更要命的是,這些平臺還會收集孩子的個人信息,拿通訊錄威脅要告訴全班同學。
三、家長該怎么做?
1. 定期檢查手機不手軟
別覺得翻孩子手機是侵犯隱私,現在很多孩子根本分不清廣告和正規平臺。教您個小竅門:每月選個周末和孩子一起清理手機,看見陌生APP就當面問清楚。特別是支付寶里的花唄、京東白條這些,一定要設置支付密碼。
2. 教孩子算明白錢
我兒子有次想買800塊的球鞋,我就帶他去銀行存了三個月定期。等利息到賬才25塊錢,他自己就明白了:"原來錢攢著才能生錢啊!"這種實踐課比講大道理管用多了。
3. 建立"緊急備用金"
跟孩子約定好,遇到急事要用錢,可以預支下個月的零花錢。我女兒現在要買教輔書都會先打欠條,雖然看著好笑,但確實培養了責任意識。
四、發現孩子借款怎么辦?
千萬別急著打罵!去年我們小區有個男孩被催債,他爸當場把手機摔了,結果孩子離家出走三天。正確做法是:先確認借款平臺是否合法,保留所有聊天記錄和轉賬憑證。要是遇到高利貸,直接打12378銀保監會投訴,現在國家管控很嚴的。
五、預防比補救更重要
學校門口文具店都在賣盲盒,這些商家就盯著孩子的錢包。咱們要教會孩子區分需要和想要,比如買文具選實用款,限量版球鞋不如存錢買自行車。可以給孩子開個專屬存錢罐,存到目標金額獎勵個小禮物。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咱們既要給孩子信任,也要守住底線。就像學騎自行車,既要放手讓他們自己掌握平衡,又得在關鍵時刻扶一把。錢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早點培養正確的金錢觀,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成人禮。
記住啊各位家長,平時多跟孩子聊聊天,別等出了事才后悔。下次開家長會,不妨和班主任提議,搞個反詐主題班會,讓孩子們互相提醒。咱們大人多上心,孩子們才能少走彎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