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粉絲問我,房貸到底屬于抵押貸款還是信用貸款?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但真要細說里頭門道可不少。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聊,從銀行審批規則到還款細節,手把手幫你理清思路。關鍵要弄明白抵押貸和信用貸的核心區別,不然等簽合同才發現搞錯了,那可就真金白銀打水漂了!
銀行工作人員嘴上常說的"按揭貸款",其實就是標準的抵押貸款。這里有個特別容易混淆的點:雖然房子作為抵押物,但跟普通抵押貸款又有細微差別。比如老王去年辦經營貸用房子抵押,月息3厘還能隨借隨還,這跟房貸最大的不同就是資金用途限制。必須提供房本或購房合同作為擔保貸款額度最高可達評估價70%資金使用受銀行監管(專款專用)
上周有個粉絲差點踩坑,把信用貸當房貸用。這里要劃重點:信用貸最長只能貸5年,而房貸動輒20年起步。更要命的是,信用貸的月供壓力是房貸的2-3倍!舉個例子,貸100萬的話:
貸款類型年限月供房貸(LPR)30年約4800元信用貸5年約19000元
突然想起來,去年幫表弟辦房貸時,信貸經理偷偷透露:征信查詢次數超過6次直接拒貸!這跟網貸審批邏輯完全不同。更狠的是,銀行現在會用大數據篩查首付款來源,要是發現用借唄湊首付,分分鐘讓你補交材料。收入證明要覆蓋月供2倍近半年不能有網貸使用記錄信用卡使用率別超70%首付款必須存夠30天流水
我鄰居張姐就是個活例子,聽信中介忽悠辦了信用貸買房。結果第三個月就還不上月供,現在房子要被法拍。這里提醒大家:抵押登記這個環節千萬不能省!有些黑心中介會偽造他項權證,等發現問題時人家早跑路了。
真正會玩的人都是混合使用貸款工具。比如首套房貸+裝修貸的組合,能省下十幾萬利息。但這里有個前提:必須確保每筆貸款用途合規。有個小技巧,可以先申請房貸再辦信用貸,這樣就不會影響房貸審批了。
最近跟銀行朋友吃飯,聽說監管部門正在嚴查經營貸流入樓市。這意味著未來想用公司名義套低息貸款買房會越來越難。不過也有好消息,公積金貸款額度可能要上調,剛需客群可以重點關注。
說到底,房貸的本質就是用未來收入換當下居住權。但千萬別被低月供迷惑,等額本息前期還的都是利息。建議大家在簽合同前,一定要讓銀行客戶經理打印還款計劃表,親眼看看前三年到底還了多少本金。記住,選對貸款類型只是第一步,搞懂游戲規則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