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平臺的提成機制直接影響著從業者的收入和用戶的借貸成本。本文將從平臺盈利模式、業務員提成規則、影響因素等角度,結合真實行業案例,拆解利息差、服務費、階梯式提成等核心玩法,幫你避開高傭金套路。全文重點用加粗標注,建議收藏備用。
咱們先說說平臺自己怎么賺錢的。很多人以為他們全靠利息,其實玩法可多了去了:
? 吃利息差:比如用8%年利率從投資人手里拿錢,轉手以15%放給借款人,中間這7%就是純利潤。
? 收服務費:每筆貸款收1%-3%的手續費,有些還會搞賬戶管理費、VIP加速審核費(你懂的,就是變著法子收費)。
? 跟銀行分傭:特別是助貸平臺,每成功推薦一個客戶,能從銀行拿到貸款金額0.5%-2%的返點。
這里有個誤區要提醒:正規平臺會把所有收費項目寫進合同,而有些小平臺會把服務費折算進利息里,看著利率合規,實際綜合成本能到36%的紅線邊緣。
我有個做貸款中介的朋友老李,上個月拿了2萬8提成。仔細一問才知道,他們這行提成規則水很深:
? 基礎提成1%-5%:信用貸普遍給1%-3%,抵押貸能給到5%(畢竟金額大風險低)。
? 階梯獎勵:比如月放款50萬以下提2%,超過100萬的部分能給到4%。
? 搞逾期能多賺:回款逾期3個月的案子,有些平臺會給催收回款的20%作為獎勵。
老李給我算了筆賬:他上個月做了筆70萬的經營貸,按3%提成拿了2.1萬,加上超額完成任務的5000獎金,還有個逾期半年的客戶突然還款,又拿了8000催收獎,七七八八加起來快抵普通人三個月工資了。
同樣是放貸100萬,為啥有人提成1萬有人能拿5萬?這里面的門道你得知道:
1. 貸款類型:
銀行系產品提成低(0.5%-1.5%)但穩定
小貸公司能給到3%-5%但客戶質量差
2. 客戶資質:
征信好的客戶提成少0.5%(因為容易過審)
征信花的客戶反而提成高(要花更多精力包裝)
3. 市場環境:去年底銀行沖業績時,某城商行把車貸提成從2%臨時提到4%
4. 業務員級別:新人可能只拿團隊業績的30%,而總監級能抽成下屬業績的15%
知道這些內幕后,咱們借錢時得多個心眼:
? 比價別只看利息:把服務費、擔保費、保險費全算進綜合成本
? 警惕"0服務費"話術:可能通過提高利率補償傭金
? 合同重點看三項:
1. 提前還款違約金(超過2%的要小心)
2. 服務費支付對象(正規平臺直接收,野雞中介可能讓第三方收)
3. 逾期罰息計算方式(是否利滾利)
上個月有個粉絲就踩了坑:某平臺號稱月息0.99%,結果服務費就收了貸款額的5%,實際年化利率達到27%,比宣傳的高出一大截。
說到底,咱們了解這些門道不是為了賺黑心錢,而是為了讓自己少踩點坑。下次看到"低息快貸"廣告時,記得多問一句:你們的提成從哪里出? 答案可能會讓你重新評估這筆貸款的真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