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收到粉絲私信:"急用錢但征信花怎么辦?"今天就給大家盤盤那些不查征信的網貸路子,從正規平臺到隱藏技巧全說透。不過咱得先說清楚,別光圖方便,利息和風險都得掂量明白啊!下面這2000字干貨,建議先收藏再看。
很多人以為"不查征信"就是完全不看信用記錄,其實這里頭有3個門道:
? 部分平臺只看芝麻分或手機賬單
? 某些產品會查大數據但不報征信
? 臨時周轉可能采用信用替代方案就算標榜"無征信"的貸款,逾期照樣會影響個人信用!去年就有粉絲在某平臺借了2萬,以為不上征信拖著不還,結果買房時發現被列入了行業黑名單。像XX借條、XX錢包這些,審批主要看手機使用記錄。上周試了個新平臺,填完資料10分鐘就到賬5000,不過日息0.05%有點燙手。買手機、家電時常見的分期付款,很多商家自營分期不查征信。但要注意看合同細則,有的寫著"免息"卻藏著服務費。雖然屬于銀行產品,但部分銀行的現金分期業務不單獨查征信。不過這個額度要慎用,手續費折算成年化利率能到18%!用手機、車輛作抵押的網貸平臺,重點看抵押物價值而非征信。去年幫親戚處理過車輛質押貸款,評估師連輪胎磨損都量得仔細。新興的熟人借貸APP,通過社交關系鏈評估信用。有個朋友在"XX借"上找同事借了3萬,系統自動生成電子借條還挺正規。優先選有線下門店的平臺,這類機構風控相對寬松。上個月陪朋友去某公司面簽,帶著工資流水當場就放款了。首次申請別貪多,控制在月收入50%以內。有個粉絲第一次就申5萬,直接被系統標記風險。注意還款時間差,盡量選發薪日后3天的還款日。之前有人設成每月5號還款,結果2號發工資根本周轉不開。上個月有個案例,借款人被收"風險評估費"298元,錢沒借到反而倒貼。遇到這種情況直接打12378舉報,一報一個準。建議先申請京東白條、花唄等消費信貸產品,使用3個月后再嘗試網貸。有個大學生用這方法,半年內額度從2000漲到2萬。優先考慮抵押類貸款或擔保貸款,有個粉絲用二手iPhone作抵押,成功借到維修急用的8000元。提供6個月微信/支付寶流水+常用收貨地址,很多平臺認這個。上周測試時用外賣小哥的流水單,成功在某平臺批了1.2萬。其實啊,與其總想著怎么躲開征信,不如好好養信用記錄。去年開始指導粉絲修復征信,現在有人已經能拿到銀行低息貸款了。記住,應急可以網貸,但長期還得靠正規渠道。下期打算講講怎么用網貸記錄反哺征信,想看的評論區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