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用戶發現一些貸款平臺突然無法使用,甚至直接消失。本文將整理2023年被監管部門下架的問題平臺名單,分析其被清退的常見原因,教你如何識別高風險貸款App,并提供遭遇違規平臺后的應對方案。文章還會分享選擇正規渠道借款的技巧,幫助你在融資路上少走彎路。
根據互金協會最新通報,今年第三季度已有超過20家平臺因違規操作被強制下架。比如那個廣告鋪天蓋地的"快借寶",上個月突然無法提現,很多用戶到現在還在維權群里發消息問"錢能不能拿回來"。還有主打"秒批秒到"的"隨心花",其實根本就是個沒有備案的現金貸馬甲包。
這里給大家列幾個已確認被下架的平臺(截止2023年9月):
? 快借寶(涉嫌高利貸和暴力催收)
? 隨心花(無放貸資質非法經營)
? 錢多多錢包(違規收集用戶隱私數據)
? 極速借唄(實際利率超法定4倍)
? 閃電周轉(偽造銀行存管信息)
監管部門現在查得特別嚴,特別是去年底發布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之后。我觀察發現,被下架的平臺基本都踩了這幾個雷區:
第一是資質問題。很多平臺壓根沒有互聯網小貸牌照,就像那個"隨心花",注冊資金才50萬就敢放貸,明顯不符合"實繳注冊資本不低于10億"的硬性規定。
第二是利率貓膩。有些平臺把服務費、擔保費拆得七零八碎,看著日息0.1%好像不高,實際算下來年化超過36%。之前有個讀者跟我說,他在"極速借唄"借了1萬,分12期要還1萬5,這明擺著就是高利貸嘛。
如果你正在用的平臺出現這些信號,千萬要警惕:
1. 突然提高借款門檻:比如之前隨便填資料都能過審,現在卻要你補交各種奇葩證明,這可能說明平臺資金鏈出問題了。
2. 客服響應變慢:以前秒回的在線客服,現在半天不回消息,電話永遠占線,這種情況我建議你趕緊把借款記錄和合同都保存好。
3. 出現奇怪的操作:比如還款時對公賬戶突然變更,或者APP里莫名其妙多了些沒聽過的保險項目,這些都很可能是跑路前兆。
先說個真實案例:我同事的表弟在"閃電周轉"借了2萬,結果平臺下架后催收公司還在天天打電話威脅。這種情況記住三個原則:
第一,所有通話都要錄音,特別是對方說出"爆通訊錄"、"上門潑油漆"這些話的時候,這些都能作為起訴證據。
第二,查清實際放款方。很多平臺自己不放貸,只是助貸中介。通過銀行流水找到資金方,直接跟持牌機構溝通還款事宜。
第三,主動聯系互金協會。在官網提交投訴材料比打110更管用,現在各地金融辦處理這類投訴的效率挺高的。
選平臺時別光看廣告,重點檢查這幾個地方:
? 在官網底部找「ICP備案號」和「放貸資質公示」
? 借款合同里必須寫明放款機構全稱
? 通過應用商店下載而非掃碼安裝
? 首次借款金額建議控制在5000以內試水
? 仔細閱讀《個人信息授權書》中的數據使用范圍
最后提醒大家,遇到聲稱"被下架也能私下還款"的短信千萬別信!正規平臺即便停止運營,也會通過官方渠道發布公告,更不會用個人賬號收錢。如果實在拿不準某個平臺是否安全,可以在評論區留言,看到都會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