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利息中的"厘"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后藏著網貸平臺的小心思。本文從貸款厘的定義入手,通過真實案例拆解利息計算套路,揭秘如何用手機三步算出真實利率,手把手教你避開網貸平臺常見的文字游戲,掌握核心計算方法后,連信貸經理都不敢再忽悠你。
經常看到網貸廣告寫著"日息2厘起",這個"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實1厘0.1%,換算起來:月息3厘0.3%月利率年息就是0.3%×123.6%
不過這里有個坑要注意!很多平臺會把"日息"和"月息"混著說,比如日息1厘,實際月息就是3%(0.1%×30天)。這時候你可能會想:這和信用卡分期哪個劃算?咱們后面會詳細對比。
同樣是2厘利息,單利計算時總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比如借1萬塊,月息3厘(0.3%),一年利息就是10000×0.3%×12360元。但如果是復利計算,利息會像滾雪球越滾越大,這就是為什么有些網貸實際利息比宣傳高2-3倍的秘密。
拿出手機跟我這樣做:看合同找三個數:本金、每期還款額、總期數用公式倒推利率:打開Excel輸入IRR(各期現金流)12對照36%紅線:超過這個數就是高利貸
舉個真實案例:小王在某平臺借款20000元,分12期每月還2033元。表面看年利率12%,但用IRR公式計算實際利率達到24%。這時候你會發現,平臺把服務費、管理費都算進月供里了,這就是典型的利率包裝術。
套路類型識別方法破解技巧日息陷阱把年利率拆成日息顯得很低日息×365真實年利率手續費魔術首期收取高額服務費要求合并計算總成本等額本息障眼法每月還本金卻按全額計息用IRR公式重新計算自動續期陷阱默認勾選續期選項仔細閱讀每項勾選內容滯納金連環計逾期1天按整期計息重點查看逾期條款細則看到"砍頭息"直接走人(比如借1萬先扣2千)綜合年化利率超過24%合同出現"服務費""保證金"等額外收費還款計劃表不清晰沒有明細
根據最高法規定,民間借貸利率超過LPR4倍的部分無效(2023年8月LPR為3.55%,4倍即14.2%)。但持牌金融機構不受此限制,這也是為什么有些網貸利率卡在24%的原因。
記住這三個原則:永遠自己用IRR公式重新計算要求平臺提供標準年化利率展示對比銀行信用貸利率(目前普遍4%-8%)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當利息計算讓你頭暈時,大概率藏著貓膩。 下次看到"低至X厘"的廣告,先打開手機算清楚再決定,畢竟省下的利息都是自己的血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