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好多粉絲私信,都在問現在有哪些靠譜的借錢渠道。其實啊,市面上的貸款平臺確實多到讓人眼花,但真正靠譜的也就那么幾類。今天咱們就來掰扯掰扯,銀行系、互聯網巨頭、消費金融公司到底有什么區別?用這些平臺要注意哪些坑?手把手教你三招避雷技巧,看完再也不怕被套路!
根據央行最新數據,去年通過線上渠道借款的用戶量暴增了37%。我自己周圍就有不少例子:銀行APP用戶:35歲的李姐裝修房子,直接在手機銀行申請了消費貸互聯網平臺用戶:剛畢業的小王用某支付平臺的備用金應急消費金融用戶:做小生意的張叔通過持牌機構周轉貨款
要說最讓人放心的,還得是國有大行的貸款產品。不過這里有個誤區要提醒大家:很多人以為銀行貸款利息低就盲目申請,結果被拒了三次才明白——原來銀行對征信要求特別嚴!
上個月遇到個粉絲就吃了這個虧:"我信用卡有兩次逾期記錄,申請工行融e借直接被拒,早知道先查清楚要求了..."
像我們常用的支付工具、購物平臺現在都能借錢了,確實方便。但這里有個坑要特別注意:部分平臺會默認開通免密支付!有個讀者就遇到過自動扣款導致逾期的糟心事。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
建議大家在開通時一定要:仔細閱讀電子協議關閉非必要的自動扣款設置還款提醒鬧鐘
結合自己五年多的行業觀察,總結出這三個選擇標準:維度銀行系互聯網平臺消費金融審批速度1-3天最快5分鐘2小時-1天額度范圍1萬-50萬500-20萬3000-20萬適合人群征信良好短期周轉中等需求
很多平臺宣傳的"日息萬五"聽起來很美,但換算成年化利率其實高達18%!這里教大家個簡單算法:
日利率×365年化利率0.05%×36518.25%
有個粉絲的真實案例:"就晚了三天還款,結果上征信了,現在房貸都受影響..."
所以千萬記得:設置還款日前三天提醒綁定常用銀行卡保留還款憑證
最近出現不少假冒平臺,這里教大家三招識破騙局:核實平臺資質(銀保監會官網可查)拒絕前期收費(任何保證金都是騙局)警惕陌生鏈接(官方APP最安全)
申請貸款時要注意:身份證照片加水印通訊錄權限要慎開銀行卡號分段發送
說到底,借錢這事兒還是要量力而行。建議大家在選擇平臺時:"先算清楚自己的還款能力,再對比不同渠道的利率成本,最后選擇最適合的那個。"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下期咱們聊聊如何用公積金貸款省下十幾萬利息,記得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