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老哥反饋遇到了不靠譜的借錢平臺,監管部門也公布了一批被警告的借貸機構。本文整理了最新被警示的網貸平臺名單,并教大家如何識別違規平臺,避免陷入高利貸、暴力催收等陷阱。文章還附贈3個避坑妙招和2種維權途徑,建議收藏備用。
最近和粉絲聊天時,有個剛畢業的小兄弟說在某平臺借了2萬塊,結果到手才1萬5。哎,這種情況我聽了真是...(搖頭)其實監管部門每個月都會公布被警告的借錢平臺名單,但很多朋友根本不知道去哪查。今天咱們就把這事兒說透,手把手教你怎么避開這些坑人平臺。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砍頭息"重災區:像某分期、某錢包這種,借款合同金額和實際到賬金額相差超過20%的,今年已有8家被通報陰陽合同專業戶:表面寫著日息0.03%,實際加上服務費年化利率超過36%,這類平臺最近新增3家進黑名單暴力催收慣犯:去年被投訴超500次的某唄、某速貸,今年還在繼續作妖無證駕駛選手:地方金融局剛公布的名單里,有13家根本連放貸資質都沒有"秒過"陷阱王:宣傳"無視黑白戶""百分百放款"的,10個有9個有問題
這里有個重點要劃一下:不是說大平臺就一定靠譜,關鍵要看具體操作。上周就有粉絲在某知名平臺踩了坑,怎么回事呢?聽我慢慢說...查備案像查戶口:正規平臺必須在官網公示營業執照編號和地方金融許可備案號,就跟人要身份證一個道理算利率要帶計算器:把服務費、管理費、保險費全算上,超過LPR4倍(目前是14.8%)的趕緊跑看合同要帶放大鏡:特別注意提前還款違約金和逾期罰息計算方式,有粉絲就吃過這虧
可能有的朋友要問了:要是已經借了怎么辦?別慌,記住這兩個救命通道:官方投訴直通車:互聯網金融舉報平臺,處理速度比想象中快,上周幫粉絲試過,3天就有回復司法救濟新途徑:今年新出的規定,年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LPR4倍的部分,法院不再支持
其實比起到處找網貸,不如試試這些官方渠道:商業銀行的消費貸產品,現在年利率基本都在4%以下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線上信貸,審批快還不套路地方政府的惠民貸項目,利息補貼后可能比存款利率還低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借錢這事就跟看病一樣,寧可多花時間查資質,也不要病急亂投醫。下次再看到"秒批""免息"這些字眼,記得先回來看看這份指南。如果還有拿不準的平臺,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咱們一起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