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粉絲私信問我,中交地產旗下的融資渠道到底靠不靠譜?作為深耕貸款領域的老司機,我連夜扒資料、查數據,終于理清了中交系常見的5類借款平臺。從集團內部融資到外部合作渠道,這篇文章給你講透門道,還會揭秘房企融資的隱藏套路,看完絕對少走彎路!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說到中交地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背后站著世界500強中交集團。這家央企旗下有房地產開發、城市綜合開發、資產運營管理三大板塊,光2022年就實現簽約銷售額538億元。不過這兩年房企融資收緊,中交系也得靠多元渠道解決資金需求。中交財務公司就像自家錢袋子,專門給成員單位辦存款、貸款、票據貼現。去年他們給中交地產批了50億授信額度,利率比市場低1-2個百分點。不過普通投資者參與不了,這是專供內部項目的資金池。查年報發現,中交地產經常向中交投資、中交城投等兄弟公司借錢。這類借款期限靈活,常見3-5年期,年利率集中在5%-7%。但要注意,關聯交易可能存在利益輸送風險,監管部門盯得很緊。銀行開發貸: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都是長期合作伙伴,重點支持一二線城市的住宅項目,要求四證齊全且自有資金比例≥30%信托融資:平安信托、五礦信托發行過多個集合計劃,門檻100萬起,預期收益7.5%-9%,但要注意抵押物是否足值供應鏈金融:中交智采平臺搞的電子商票貼現,供應商拿著應收賬款就能快速變現,年化利率8%左右ABS融資:去年發行的購房尾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優先級利率3.8%,這類產品適合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上周有個粉絲差點踩雷,說是看到中交XX理財APP承諾12%收益。這里劃重點:中交地產官方從未推出面向個人的理財APP!正規渠道要么是銀行代銷,要么在證券交易所掛牌。碰到高回報承諾,先上"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資質。住建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房企債券違約規模同比下降37%,說明央企融資優勢凸顯。中交地產這類企業更傾向選擇綠色債券、公募REITs等創新工具。比如他們在雄安新區做的TOD項目,就通過公募REITs盤活了50億存量資產。
總結來說,中交系的融資渠道既有集團兜底的優勢,也面臨市場化的競爭壓力。普通投資者想參與,重點盯著銀行和交易所渠道,年化收益超過8%的就要多長個心眼。想了解更多房企融資內幕,記得關注我的下期干貨!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