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在后臺留言說,總有人通過微信主動借錢,結果錢沒到手反被坑。今天咱們就扒一扒這些"好心人"的套路,從身份偽裝話術到轉賬陷阱設計,手把手教你識別騙局。文章最后還整理了正規貸款渠道對比,記得看到最后!
上周我表弟就差點中招,對方自稱是某銀行客戶經理...(停頓)先說說最常見的幾種情況:主動加好友借錢:冒充熟人/金融機構,專挑凌晨用"急用""周轉"等話術偽造轉賬憑證:PS的匯款截圖+跨行到賬延遲借口,催你先轉保證金高額返利誘惑:"借1萬還1萬2"這種明顯違背常理的承諾連環收費陷阱:保證金、解凍金、手續費層層加碼
昨天有個粉絲發來的對話記錄特別典型,咱們就以這個案例來分析:核實身份要徹底:要求視頻驗證或到線下網點辦理警惕異常利息:正規貸款年化利率不會超過24%拒絕私下轉賬:所有費用必須對公賬戶收支
比如那個騙子說"微信轉賬更方便",這時候你就要警惕了——正規機構從來不會讓客戶用私人賬戶收貸款!
要是已經轉了賬才發現不對勁,先別慌(深呼吸),按這個流程處理:
立即撥打微信支付的客服熱線申請攔截保留完整的聊天記錄和轉賬憑證到附近派出所做報案登記在微信客戶端提交欺詐舉報
其實急用錢的時候,這些正規渠道更靠譜:渠道類型放款速度利率范圍銀行信用貸1-3工作日4%-12%持牌消費金融實時到賬9%-24%正規網貸平臺2小時18%-24%
說到底,遇到微信陌生人的借款請求,記住這個口訣:"不輕信、不轉賬、多核實"。要是拿不準主意,隨時來我主頁看看最新防騙指南。大家還有什么疑問,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