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私信問我:"老張啊,現在網上借錢平臺這么多,到底安不安全啊?"說實話,這個問題就像問"網購會不會買到假貨"一樣,關鍵要看你怎么選。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講講,網貸平臺的安全性到底怎么看,怎么避開那些藏在暗處的坑。看完這篇文章,保證你能像老司機一樣輕松識別靠譜平臺!
大家有沒有想過,現在市面上能借錢的平臺少說也有幾百家?從銀行系的微粒貸、借唄,到各種消費金融公司,再到不知名的小平臺,真可謂魚龍混雜。我上個月統計了下,光是應用商店里帶"貸"字的APP就有137個!銀行系產品:年化利率7%-18%,需要查征信持牌消費金融:利率18%-24%,部分上征信網絡小貸平臺:利率24%-36%,資質參差不齊
上周有個粉絲差點被"零利息"的廣告忽悠,幸虧及時找我咨詢。這里教大家幾招防身術:查牌照:就像開飯店要有營業執照,放貸必須要有金融許可證看利率:超過36%的趕緊拉黑,法律紅線碰不得查合同:那些寫著"服務費""管理費"的,記得算總成本
去年有個案例讓我記憶猶新:小王在某平臺借了2萬,結果實際到賬1萬8,合同里卻寫著借2萬還2萬4!這種砍頭息的把戲現在換了馬甲,變成各種"手續費""保證金"。
這里特別提醒:遇到要求提前繳費的平臺,直接舉報沒商量!正規平臺都是放款后才收利息,哪有什么"解凍金""保證金"。
說這么多,到底怎么安全借錢?給大家劃重點:優先選擇銀行或上市公司背景的平臺借款前用IRR計算公式算真實利率記得查看放款機構名稱,和征信報告對照
前兩天幫粉絲算了個賬:某平臺宣傳月息0.99%,實際年化竟然21.5%!所以說啊,不要輕信廣告數字,自己動手算才靠譜。
萬一真碰上問題,記住這三個渠道:直接找平臺客服投訴(記得錄音)打12378銀保監投訴熱線通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官網舉報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借錢這事兒啊,就像穿鞋,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選對平臺只是第一步,量力而行才是關鍵。看完這篇干貨,下次借錢前記得先回來復習重點,保你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