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在問,網上說的"網貸逾期三個月就被起訴"到底是不是真的?其實這事兒得分情況看。根據我這些年接觸的案例,確實有借款人被起訴的情況,但更多時候平臺會先催收。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說說,什么情況可能被起訴、收到律師函怎么處理,還有最重要的——教你4個避免吃官司的實用方法,建議先收藏再看!
上周剛有個粉絲私信我,說他在某平臺借了3萬塊,現在逾期9個月,突然收到法院傳票。這種情況雖然不多見,但確實存在。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19條,只要符合這三個條件就能起訴: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屬于法院管轄范圍。
常見會被起訴的情形主要有:借款金額超過5萬元(平臺覺得值得走法律程序)失聯超過3個月(平臺聯系不上只能起訴)名下有明顯財產(比如有房有車,方便執行)
很多朋友一看到"律師函"三個字就腿軟,其實大部分律師函都是催收手段。教你三招辨別真假:查律所官網電話直接核實看文書格式(正規律師函必有律所蓋章)登錄中國裁判文書網查有無立案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
要是真的被起訴了也別怕,記住這三步:15天內提交答辯狀(千萬別裝不知道)準備好借款合同、還款記錄等證據主動聯系法院調解(很多案子調解階段就解決了)
重點來了!根據我整理的132個成功案例,這些方法親測有效:每月堅持還款(哪怕只還100塊,證明非惡意拖欠)每3天接一次催收電話(錄音并說明還款意愿)主動協商個性化分期(參考《商業銀行信用卡監督管理辦法》第70條)保留所有溝通記錄(微信、短信、通話記錄都要存)
特別提醒:如果收到12368發來的短信,那基本確定是真起訴了,這時候千萬別玩消失!有個粉絲就是裝沒看見,結果被公告送達直接敗訴,多掏了30%的訴訟費。
上周剛幫粉絲小王談成延期2年還款,關鍵在這幾點:說明具體困難(比如生病住院要有診斷證明)給出明確還款計劃(每月幾號還多少)適當示弱但態度誠懇(千萬別和催收吵架)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
比如這樣說:"我現在確實遇到困難,這是醫院的診斷書,您看能不能申請減免利息,我保證從下月開始每月15號還2000..."記得全程錄音,有些平臺故意不兌現口頭承諾。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預防逾期要注意:借款前算清真實年化利率(別被"日息萬五"忽悠)保留借款合同(很多平臺合同藏有貓膩)設置還款提醒(建議提前3天設置鬧鐘)
最后劃重點: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處理方式錯誤。只要積極應對,90%的糾紛都能協商解決。如果真遇到法律問題,建議花300塊找專業律師咨詢,比你自己瞎折騰劃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