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很多粉絲私信,說總看到"零門檻""秒放款"的廣告就心動。作為經歷過網貸陷阱的老司機,我必須跟大伙兒掏心窩子:有些貸款口子真是吃人不吐骨頭!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說,哪些貸款絕對要繞道走,手把手教你怎么識別套路,保住咱們的錢包和征信。
先說最要命的高利貸吧。前兩天我表弟差點栽跟頭,某平臺寫著日息0.1%聽著挺美?換算成年化可是36.5%!這還不算各種服務費、管理費。現在正規渠道年利率超過15.4%都算違法,要是看到"砍頭息"(放款時先扣錢)或者"等本等息"的算法,趕緊跑!假借"信用修復"名義放款簽陰陽合同玩文字游戲故意制造違約收高額罰金
這些套路貸最愛找急著用錢的人下手,之前有個粉絲被忽悠簽了空白合同,最后借3萬要還15萬,現在還在打官司呢。
現在有些平臺會偽裝成銀行合作機構,其實壓根沒放貸資質。教你三招辨真假:查金融牌照(去央行官網查)看放款賬戶(要是個人轉賬直接舉報)驗證合同章(必須和持牌機構一致)
上周幫粉絲維權就發現,某平臺所謂的"資金存管"其實是P的假截圖,這種平臺跑路分分鐘的事。
雖說國家明令禁止校園貸,但換個馬甲又出來了。什么"培訓貸""美容貸",專挑涉世未深的學生下手。我大學室友就是被"零元學編程"套路,背了2萬多債務。記住:凡是要你手持身份證拍視頻的,99%是坑!
現在流行的"零元購手機"聽著很香?仔細算算:某平臺標價6000的手機,分24期每月還358,總還款8592!年化利率高達48%,這比高利貸還狠啊!
有些老哥想著"以貸養貸",結果征信報告上密密麻麻幾十條查詢記錄。銀行看到這種征信直接拉黑,更可怕的是容易觸發大數據風控,以后想借正規貸款都難。
遇到急用錢的情況,寧可找親朋周轉也別碰這些:要交保證金的貸款提前收服務費的機構不看征信的"黑戶貸"
去年有個寶媽被詐騙團伙騙走5萬"解凍金",這些騙子專挑走投無路的人下手。
老話說得好,救急不救窮。真要貸款首選銀行和持牌機構,看清合同條款再簽字。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越是容易借的錢,背后的坑越深。大家還有什么踩坑經歷或者防騙妙招?評論區嘮嘮,讓更多人避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