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都在問,有沒有不查征信就能下款的網貸啊?其實啊,現在確實存在部分平臺采用非征信審核方式,不過這里面的門道可不少!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說說,哪些網貸審核時真不看征信,這些產品適合什么樣的人群,使用時要注意哪些坑。記得看到最后,教你三招避開高息套路!
其實很多朋友不知道,網貸機構除了央行征信,還有三大替代審核方式:大數據風控:像某平臺的芝麻信用分,能查到你網購、繳費等200多項數據社交關系鏈:有些APP會讀取通訊錄,看聯系人是否靠譜行為軌跡分析:手機使用時長、常用APP類型都能反映還款能力不過要注意啊,這類平臺往往利率更高!上個月有個粉絲借了5000元,分3期竟然要多還600多利息!比如某分期商城的新人專享額度,只要實名認證+綁定銀行卡,最高能批3000元。不過有個坑要注意:
很多商品標價其實比市場價貴20%,相當于變相收利息!某代還APP的運營模式挺有意思:先查你信用卡賬單日自動匹配出最低還款方案收取賬單金額1.5%作為服務費但這種操作存在套現風險,去年就有用戶因此被封卡...重點看連續繳納年限:連續繳滿6個月:可借額度≈月繳存額×12繳納基數5000以上:通過率提升30%不過現在很多城市查公積金也要授權征信了,這個口子正在收緊!上周有個讀者差點被騙,對方聲稱"無視黑白戶秒下款",結果:先收300元審核費再要500元保證金最后直接失聯!正規平臺絕不會提前收費!遇到這幾種情況馬上拉黑:要求微信私下轉賬APP下載鏈接是亂碼合同條款模糊不清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量力而行!量力而行!量力而行!
如果確實需要借款:優先選持牌機構(可在銀監會官網查備案)綜合年化利率別超過24%保留所有電子合同和還款記錄記住啊,再急用錢也要看清合同細則,有些平臺會把服務費藏在不起眼的附件里!
說到底,不查征信的網貸就像把雙刃劍。用好了能解燃眉之急,用不好可能陷入債務泥潭。建議大家還是先養好征信,畢竟信用社會,良好的征信記錄才是硬通貨!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