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好多粉絲私信,說在申請貸款時差點掉進假平臺的坑。其實啊,現在網上確實藏著不少"李鬼"貸款APP,稍不注意就可能被騙得血本無歸。今天咱們就來嘮嘮,要是不小心碰到這種山寨平臺,到底該怎么及時止損?怎么保護自己的錢袋子?文章最后還會教大家幾個獨門防騙技巧,記得看到最后哦!
上周有個粉絲老張跟我吐槽,說他明明下載的是"XX金融"APP,結果后來發現網址多了一個字母!這種情況啊,十有八九都是釣魚網站。這里教大家幾個快速辨別方法:看官網認證:正規平臺底部都有ICP備案號和公安備案標識查注冊信息:在企查查輸入公司名稱,如果查不到或者成立時間不到半年就要當心試貸款流程:凡是沒放款就讓交保證金/解凍金的,99%都是騙子
要是已經填寫了個人信息怎么辦?千萬別嫌麻煩,跟著做這4件事: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立即截圖:把整個操作頁面都保存下來,特別是對方提供的收款賬戶凍結銀行卡:給銀行客服打電話掛失,防止被自動扣款修改密碼:所有用相同密碼的賬戶都要改,特別是支付類APP舉報投訴:到12321網絡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提交證據
有個武漢的粉絲小美就靠這招追回了被騙的2萬元!她先是到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官網舉報,又在當地派出所立案,最后通過銀監會投訴渠道凍結了騙子賬戶。網絡舉報: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金融監管:撥打12378銀行保險消費者投訴熱線司法途徑:涉案金額超3000元可以直接報警
記住這個順口溜,關鍵時刻能救命:要核實:通過官方客服電話確認平臺真實性要警惕:年化利率低于5%的貸款基本都是騙局要查詢:定期查看人行征信報告是否有異常貸款記錄要謹慎:陌生鏈接千萬別隨便點要清醒:凡是說"征信有問題可修復"的都是騙子
最后說個驚險案例。浙江的小王收到"銀行客服"電話,說可以辦理低息貸款。他按照對方要求下載了APP,在輸入驗證碼時突然發現——這個APP居然在索取通訊錄權限!就是這個小細節讓他意識到不對勁,及時終止了操作。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
這里有個冷知識:正規貸款APP絕不會強制要求開放通訊錄權限。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建議立即停止操作。
其實防范假平臺的關鍵,就是要保持清醒頭腦。遇到"天上掉餡餅"的貸款千萬別急著伸手,多查證、多核實、多思考。如果覺得今天的內容有幫助,記得轉發給身邊需要的人,咱們一起守護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