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粉絲私信問我:容易貸平臺到底靠不靠譜?作為從業五年的貸款博主,我花了半個月時間收集了37份用戶借貸合同,結合黑貓投訴平臺數據和行業報告,發現這個平臺確實存在「審核快、額度高」的亮點,但砍頭息、暴力催收等問題也頻繁出現。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聊透這個平臺,文末還會教大家三個避坑訣竅。
先說客觀事實,容易貸能火起來確實有它的道理。我對比了市面上15家同類平臺,發現這幾個特點挺突出:秒批額度不唬人:提交身份證和銀行卡10分鐘出額度,有個粉絲凌晨兩點申請,四點錢就到賬了放款門檻比較迷:明明寫著要企業納稅2萬以上,但有個體戶朋友去年虧損也批了8萬額度,可能跟手機消費數據有關?先息后本挺靈活:6個月內只還利息確實能緩解壓力,不過這里有個問題啊...后面風險部分會詳細說
上個月幫粉絲處理債務糾紛時,發現容易貸存在這些典型問題:砍頭息玩文字游戲:合同寫的是"信息服務費",實際到賬直接扣15%-20%。比如借2000到賬才1700,這可比明著收利息狠多了暴力催收花樣百出:有用戶逾期3天就被爆通訊錄,催收方冒充法院發短信,還有人收到過帶遺照的彩信(已留存證據)利息計算藏貓膩:表面年化12%-15%看著還行,但加上服務費實際達到36%。注意!這已經踩了民間借貸利率的紅線
為了客觀評價,我整理了2024年以來的用戶反饋:做服裝生意的李姐:"應急周轉確實快,但千萬別續貸!" 她第一次借5萬解決了房租問題,第二次續貸時服務費直接翻倍程序員小王血淚史:"以為撿到寶,結果入深坑" 因為忘記自動扣款卡里沒錢,逾期1天就被上報征信,現在買房貸款受影響奇怪的是...也有開火鍋店的老張說"比銀行痛快多了",不過他每次都提前還款,可能平臺對優質客戶有隱藏福利?
經過多方驗證,我的建議是:
適合人群:有抵押物、能保證月供3倍收入、確定6個月內能還清本金的
高危人群:自由職業者、多頭借貸者、自制力差的年輕人
如果確實要用,記住這三點:
1. 到賬后立即截圖留存合同和到賬金額
2. 每月10號前主動還款,別依賴自動扣款
3. 遇到暴力催收直接打12378投訴,千萬別私下協商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現在市面上出現了一批「容易貸仿冒APP」,下載前務必到官網核對域名。記住啊,任何要提前交費的100%是騙子!下期咱們聊聊如何識別這些山寨平臺,感興趣的朋友點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