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有人私信問我:"現在做網貸電銷到底能不能賺錢?"說實話,這個問題還真得掰開了揉碎了說。今天咱們就從行業現狀、真實案例、實操技巧三個維度,帶大家看看這個看似遍地黃金實則暗藏玄機的領域。特別要提醒的是,電銷絕不是打打電話那么簡單,聽完我的分析,你可能會對這份工作有全新認識。
去年跟幾個做金融中介的朋友擼串,他們提到個有意思的現象:同樣做網貸電銷,有人月入5萬還嫌少,有人底薪都拿不全。這說明什么?行業分化越來越明顯了。政策收緊下的生存空間:2023年消保法新規出臺后,每天撥打次數受限,但優質客戶資源反而更值錢了科技賦能帶來的變革:AI篩選客戶+人工跟進已成標配,純人力戰隊逐漸被淘汰客戶認知水平提升:現在10個電話里8個秒掛,剩下2個可能比你更懂貸款產品
上個月帶的新人小張,連續3周沒開單差點崩潰。后來發現他犯了新人通病——只顧背話術,不會抓痛點。這里給想入行的朋友劃重點:
別以為電銷就是照本宣科,現在得做到:
"三秒聽聲辨人"——從客戶接電話的語氣判斷意向等級
"五秒場景構建"——快速匹配適合對方的貸款方案
被罵"騙子"是家常便飯,有次我被客戶連續問候了五分鐘家人。這時候要練就:
? 自動過濾負面情緒的本事
? 把拒絕當數據收集的覺悟
? 快速重啟狀態的開關機制
去年某平臺電銷團隊集體被查的事還記得嗎?這幾個雷區千萬注意:
?? 絕對不說"包批款"這種承諾
?? 利息計算方式必須說清年化利率
?? 客戶明確拒絕后立即停撥標記
說點干貨,這些技巧幫我團隊把轉化率從0.8%提到了2.3%:黃金20秒法則:前20秒要拋出3個鉤子(低息、快審、專屬通道)場景化話術設計:別說"需要貸款嗎",改成"王總,您上次咨詢的過橋方案..."異議處理三板斧:
價格異議:"您肯定比過其他家,我們的優勢在..."
信任危機:"理解您的顧慮,我們合作銀行有..."
需求模糊:"很多客戶最初也這么想,后來發現..."
跟行業大佬們聊完,發現這幾個方向值得關注:
? 短視頻+電銷的OMO模式正在崛起
? 區域性銀行信貸產品成新藍海
? 合規化運營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
? 電銷人員的金融顧問屬性強化
說到底,網貸電銷就像升級打怪的游戲。現在入場確實比三年前難,但堅持下來的玩家反而能吃到更多紅利。最后送大家句話:別把電銷當終點,要當作理解金融市場的起點。畢竟在這個行業,看得懂風控模型的人永遠比只會打電話的人走得更遠。
下一篇:這8個正規借錢平臺超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