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頭緊又急需用錢,征信花了還能借到錢的平臺到底有沒有?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讓很多人頭疼的問題。之前有朋友問我,說自己網貸逾期記錄好幾條,現在手機里十幾個借款軟件試了個遍都被拒,這種情況還能不能找到能下款的網貸?今天就分享幾個實用經驗,但先說好,合理借貸最重要,千萬別讓自己越陷越深。
首先要搞清楚,正規平臺現在都在嚴查征信。那些承諾"黑戶秒過"、"無視征信"的廣告,十個有九個是釣魚的。不過市面上確實有些平臺審核相對寬松,主要看這幾個方面:第一是看有沒有穩定收入,第二是用戶行為數據,第三是平臺放水期。比方說有些平臺會在季度末沖業績,這時候審核可能會松一些,但利息往往比其他時候高。
關注那些上征信但門檻低的正規軍。不少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產品,比如某些大廠旗下的分期產品,雖然要查征信,但更看重近半年的還款記錄。如果只是兩年前有過逾期,現在有穩定工作的話,可以試著重開賬號重新認證。我見過有人把通訊錄和定位權限都打開后,系統評估分反而高了。不過要注意,這種平臺一般不會給太高額度,通常就是幾千塊應急用。
中介圈里常說的"特定場景貸"也值得留意。比如有些平臺專門做網購消費分期,或者針對特定行業的工資代發用戶。之前有個快遞小哥,雖然征信有兩次逾期,但靠著連續6個月的工資流水,在某家主打藍領市場的平臺借到了錢。這類平臺的特點是不看負債率,重點看當前的收入來源是否穩定。
現在很多平臺開始用大數據代替傳統征信。舉個例子,某款主打"信用生活"的APP,主要評估用戶的手機使用習慣、社交活躍度這些數據。有個朋友通訊錄里都是正常聯系人,手機里裝了不少生活服務類APP,雖然征信有問題,但居然通過審核借到了錢。不過這類型的平臺利息普遍高,建議實在周轉不開的時候再考慮。
要特別注意那些號稱"無視征信"的小平臺。這些平臺往往利息高得嚇人,而且可能涉及砍頭息。之前有人借2000實際到賬1400,七天就要還2200,這種明顯就是高利貸。更危險的是有些平臺會要求讀取手機相冊、通話記錄,這種千萬不能碰,很容易掉進套路貸的陷阱。
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可以試試這招:找以前按時還款的平臺申請復借。很多平臺對有還款記錄的老用戶會放寬條件,特別是結清超過半年的賬戶。不過要注意,現在大部分平臺都接入了征信系統,查詢記錄太多反而會影響評分。建議每隔1-2個月試一次,不要頻繁申請。
最后提醒大家,借得到錢不代表可以亂借錢。見過太多人拆東墻補西墻,最后債務雪球越滾越大。如果確實遇到困難,建議先找親朋好友周轉,或者找正規金融機構協商還款方案。現在很多銀行都有債務重組服務,逾期后及時溝通反而有機會修復征信。記住,網貸只能解燃眉之急,關鍵還是要從根源上解決財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