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好多粉絲私信,說在某某平臺借錢結果被坑了,手續費高得離譜,還有人遇到暴力催收。其實啊,現在網上貸款平臺魚龍混雜,有些根本不規范的平臺專坑著急用錢的老百姓。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講,怎么識別不正規平臺,萬一踩了坑該怎么處理,最后再教大家幾招預防被套路的核心技巧。記得看到最后,文末有實測有效的維權流程圖!
上周有個粉絲給我發了他收到的短信,寫著"憑身份證秒下20萬",這種過度承諾的廣告語就是典型危險信號。我仔細研究了幾十個案例,發現不靠譜平臺都有這些共同點:手續費用高得離譜:還沒放款就要收什么"風險評估費"資質信息不透明:官網上找不到金融許可證編號客服永遠在打太極:"您先交保證金,馬上放款"這種說辭
要是已經掉進坑里了,千萬別慌。上周剛幫一個大學生處理了類似情況,咱們按這個流程來: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立即停止所有操作:別繼續轉賬或簽電子合同保存所有證據:通話錄音、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多渠道投訴舉報:互聯網金融舉報平臺、當地銀保監局
與其事后補救,不如提前預防。我整理了這些年在行業里摸爬滾打的經驗:查兩證:在央行官網查金融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比利息:年化利率超過24%的直接pass看合同:重點看違約條款和附加費用
前兩天有個大姐跟我說,她就是在簽合同前多看了兩眼,結果發現提前還款要收20%違約金,及時止損了。
遇到平臺耍賴怎么辦?別怕!去年有個典型案例,借款人通過金融調解中心成功追回多收的利息。具體步驟:先跟平臺客服正式交涉(記得錄音)向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線投訴涉及金額大的直接走法律程序
這里要提醒大家,千萬別私下解決!去年就有人被忽悠簽了私下和解協議,結果反倒被倒打一耙。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
實在急需用錢怎么辦?給大家推薦幾個銀行官方渠道:各大銀行的"快貸"產品(年利率基本在5%-8%)支付寶借唄、微信微粒貸(注意看實際年化)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查清楚是不是正規軍)
最后嘮叨一句,任何貸款都要量力而行。上個月接觸的案例里,有70%的糾紛都是因為借款人超出償還能力借貸導致的。大家有什么具體問題歡迎留言,看到都會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