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粉絲私信問我,現在網上借錢平臺這么多,到底靠不靠譜?說實話,這事還真不能一概而論。我花了整整三天時間,對比了市面上18個平臺,發現有些平臺確實正規,但坑人的套路也不少。今天就教大家怎么用查資質、看評價、算利息這三個絕招,快速識別靠譜平臺。文末還會揭秘兩個90%的人都會踩的雷區,一定要看到最后!
現在點開手機應用商店,"急速放款""0門檻借錢"的廣告鋪天蓋地。我上周試著下載了某平臺,剛注冊完就接到5個騷擾電話,這種體驗真的讓人后背發涼。不過話說回來,正規平臺確實能解燃眉之急,關鍵是要會挑。著急用錢等不到銀行審批征信有輕微瑕疵但收入穩定借款金額在5萬以內沒放款先收費的(99%是騙子)年化利率超過36%的(法律紅線)合同藏著服務費、砍頭息的
昨天有個粉絲發來截圖問我:"這個平臺說只要身份證就能借10萬,能信嗎?"我一看就發現不對勁,正規平臺都要查征信的。這里教大家具體鑒別方法: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在銀保監會官網查金融牌照看運營公司是否知名金融機構檢查網站有沒有https加密標識
舉個真實案例:去年某平臺暴雷,后來發現它的經營許可范圍根本不包括網絡借貸,這就是沒做好資質審查的后果。特別警惕清一色好評的平臺重點看差評是否涉及資金安全在銀保監投訴平臺查投訴記錄
我有個朋友在某平臺借了2萬,結果實際到賬只有1.8萬,合同里卻寫著"信息管理費",這種套路在差評里經常能看到。要求平臺出示年化利率計算方式用IRR公式計算真實利率對比多家平臺綜合費率
比如某平臺宣傳日息0.05%,乍看很劃算,但換算成年化利率其實是18.25%,這還不包括其他手續費呢!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
上周幫粉絲維權時發現,很多人根本沒仔細看合同。這里提醒大家注意幾個關鍵點:先息后本的實際成本可能更高等額本息要考慮資金利用率警惕"砍頭息"變相抬高利率所有放款前收費的都是詐騙索要短信驗證碼的立即拉黑遇到暴力催收保留證據報警
有個血淚教訓:李女士被"注銷網貸賬戶"的騙局騙走12萬,騙子就是利用她對平臺的不了解下手。借款金額不超過月收入3倍優先選擇支持提前還款的平臺做好還款計劃再簽合同
其實選平臺就跟找對象似的,不能光看表面條件。昨天還有個粉絲跟我說,他找到個利率超低的平臺,結果我一看——連公司注冊地址都是假的!所以大家千萬記住: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查完資質再注冊算清成本再簽字留好證據再操作
如果拿不準主意,建議優先考慮銀行系的借貸產品。畢竟錢的事不能馬虎,寧可多花點時間調查,也別急著做決定。大家有什么親身經歷或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