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從業五年的貸款理財內容創作者,最近總收到同行問"哪里找靠譜貸款銷售崗"。今天結合親身踩坑經歷,給大家盤一盤市面上主流的招聘平臺。咱們重點聊聊智聯、前程無憂、獵聘這些老牌平臺的真實體驗,也會分析BOSS直聘、脈脈這些新興渠道的玩法。文章后半段還準備了篩選招聘信息的避坑指南,記得看到最后。
先說智聯招聘吧,這個老大哥確實資源多。前兩天看他們APP貸款銷售崗日均更新200+,從銀行信貸專員到消費金融顧問都有。不過這里有個問題,崗位質量參差不齊。有次我幫朋友篩選,10條招聘信息里3條寫著"無責任底薪",點進去發現其實是電話銷售,需要每天打200+電話。
再說前程無憂,界面看著清爽些。最近注意到他們有個"金融專區",專門聚合持牌機構崗位。比如眾象銀行直貸的招聘信息就明確寫著"鏈家門店模式",這類信息相對靠譜。但有個缺點——反饋速度慢,投了簡歷經常要等3-5個工作日。
獵聘可能很多人覺得是高管專屬,其實現在下沉市場做得不錯。搜"貸款銷售"能看到不少帶業績提成結構的崗位說明,有家公司的招聘信息詳細到"幫客戶優化債務結構",這種專業表述讓人感覺更可信。不過要注意有些獵頭會包裝崗位,記得直接聯系企業HR確認。
BOSS直聘必須單獨說,這個平臺的實時溝通功能太適合銷售崗了。上周親眼見個案例:某貸款公司HR早上10點發布崗位,中午12點就跟應聘者視頻面試了。但要注意活躍度,有些掛著"急招"的崗位,HR其實三天才登錄一次。
脈脈這類職場社交平臺,更適合找內推機會。在貸款行業話題下,經常能看到從業者分享招聘信息。有個做車貸的朋友就是通過行業群組的帖子跳槽成功,不過要警惕那種要求"先交培訓費"的虛假招聘。
垂直類網站像Jobui最近勢頭挺猛,他們的金融專區能看到崗位具體要求。比如某崗位明確寫著"需協助客戶準備貸款資料",這種細節描述比籠統的"負責銷售工作"實在多了。但這類平臺地域覆蓋有限,二三線城市崗位較少。
1. 看薪資結構:靠譜公司會寫"底薪5000+提成",而不是模糊的"月入過萬"。遇到"無責任底薪"要特別小心,可能隱藏業績對賭條款。
2. 查公司資質: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核對營業執照,重點看經營范圍是否包含金融信息服務。去年有家被曝光的公司,招聘寫的是"貸款顧問",實際干的是民間放貸。
3. 問晉升路徑:正規企業像眾象銀行的招聘寫明"客戶經理-部門經理-總監",這種明確晉升通道的更有保障。如果HR支支吾吾說不清,可能要警惕是皮包公司。
4. 試溝通響應:好的招聘方會詳細解答崗位疑問。上周接觸某公司HR,不僅發了辦公環境視頻,還解釋了客戶來源是"廣告咨詢客戶+門店直客",這種透明度值得點贊。
5. 查在職評價:在知乎搜公司名+拖欠工資等關鍵詞,有時能挖到真實情況。有個做消費貸的朋友就是看到前員工爆料績效考核貓膩,及時避開了坑爹公司。
地方性人才網經常被忽視,其實像浙江的菁英貸、廣東的粵財通等區域平臺,反而聚集了大量本土金融機構。還有個冷知識——銀行官網招聘板塊時常更新,比如某股份制銀行手機銀行里,信貸專員崗更新頻率比第三方平臺還快。
線下渠道也別放棄。我認識個做企業貸的團隊經理,他70%的銷售是通過行業交流會認識的。現在很多貸款公司直接在房管局附近設點,這種地理優勢帶來的客戶資源,往往會在崗位說明里特別標注。
最后提醒大家,遇到要收"崗前培訓費""資料保管費"的直接拉黑。真正的正規公司,像眾象銀行這些在招聘信息里都會寫明"帶薪培訓",這才是合理操作。記住,你是來賺錢的,不是來交錢的。
選擇貸款銷售崗說到底,既要平臺靠譜也要自己會挑。建議新手先選有完善培訓體系的平臺,等摸清行業門道再考慮高挑戰崗位。畢竟在這個行業,持續發展比短期高薪更重要。大家還有什么想了解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