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問:"那些讓加微信的錢包借錢平臺到底靠不靠譜?"今天就給大家扒一扒這里面的門道。咱們從微信借貸的常見套路說起,聊聊資質驗證、資金安全、隱私泄露這些關鍵問題,最后還會教大家5招辨別正規平臺。看完這篇,保管你借錢時心里有底!虛假客服釣魚:主動加微信的"客服"八成有問題,去年杭州就破獲過冒充平臺客服的詐騙案高息隱藏收費:嘴上說月息1%,實際加上服務費可能超過36%紅線合同暗藏陷阱:有位網友差點被"自動續期"條款坑了3000元違約金
上周剛聽說個真實案例:王先生通過微信借貸,結果手持身份證照片被拿去辦了5張信用卡。這里劃重點:
圖片由網友原創分享資金流水不走對公賬戶合同缺少電子簽章認證還款后不提供結清證明查營業執照和放貸資質(銀保監會官網可查)確認APP在應用商店能搜到要求走對公賬戶轉賬看合同是否有電子簽名撥打官方客服電話核實
記得上個月李女士的例子嗎?她堅持要對方提供公司對公賬戶,結果成功避開詐騙。再提醒幾個關鍵點:絕對不交"保證金"或"解凍金"微信聊天記錄要保存完整每月還款額別超過收入50%
萬一真的碰到糾紛,先打12378銀保監投訴熱線。去年統計數據顯示,通過正規渠道投訴的案件,70%都能得到妥善解決。
說到底,凡是主動加微信放貸的,十有八九不靠譜。借錢這事急不得,多花20分鐘查查資質,可能就避免幾萬塊的損失。大家還有什么疑問,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