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粉絲私信問我,說申請銀行貸款總被拒,銀行查征信到底看哪些內容?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講講,銀行在征信報告里重點查的5大板塊。從逾期記錄到負債率,從查詢次數到擔保記錄,每個細節都可能影響貸款審批。作為網貸用戶更要留意,有些操作分分鐘讓征信"掛彩",看完這篇你就知道怎么避開這些坑了!
銀行審批人員打開征信報告,第一眼就會掃視逾期記錄欄。這里記錄著最近5年內的還款情況,就像給信用打分的"成績單"。信用卡逾期:哪怕只是幾十塊錢,只要超過還款日就會留痕。有個案例:客戶因為3年前有2次1天的信用卡逾期,結果房貸利率上浮了0.5%網貸逾期:現在90%的網貸都上征信,像借唄、微粒貸這些常見產品,哪怕逾期1天都會顯示"1"車貸/房貸逾期:大額貸款逾期直接會被標注紅色警告,超過3個月未還可能被判定為"呆賬"前幾天有個做生意的老哥找我咨詢,他因為疫情導致車貸連續3個月逾期,現在想辦經營貸直接被銀行拒了。所以說啊,寧可拆東墻補西墻,也千萬別讓賬戶出現"連三累六"(連續3個月或累計6次逾期)。銀行計算負債率的公式其實很簡單:
總負債 ÷ 月收入 × 100% 負債率但這里有幾個容易踩坑的地方:信用卡使用額度:哪怕你每月按時還款,已用額度超過70%就會被判定為高負債網貸未結清金額:特別是多筆小額網貸,銀行會默認你資金鏈緊張擔保貸款:替別人擔保的貸款金額會100%計入你的負債上周遇到個典型案例:客戶月入2萬,信用卡用了15萬(額度20萬),還有3筆網貸合計5萬,銀行測算他的負債率竟然高達(15+5)÷21000%!其實這是誤解,正確算法應該是(月還款額÷月收入)。不過這也提醒我們,申請貸款前最好結清部分網貸,把信用卡使用率控制在50%以下。很多網貸用戶不知道,每次點擊"查看額度"都會產生查詢記錄。銀行把查詢類型分為:硬查詢:貸款審批、信用卡審批、擔保資格審查軟查詢:本人查詢、貸后管理重點來了!銀行主要看近半年的硬查詢次數:查詢次數風險評級≤3次優質客戶4-6次謹慎審批≥7次大概率拒貸有個粉絲的血淚教訓:他半年內申請了8家網貸,雖然都沒通過,但查詢記錄讓他的征信"花"了,后來連銀行信用貸都辦不下來。所以記住,不要同時申請多家貸款,每次點擊"測額度"前要三思!幫親戚朋友做擔保時,很多人不知道這會在自己征信上留下記錄。更麻煩的是:如果主貸人逾期,擔保人的征信也會顯示代償記錄擔保金額會計入你的總負債解除擔保需要主貸人結清貸款并辦理手續去年碰到個案例:客戶給表弟的50萬經營貸做擔保,結果表弟生意失敗跑路,現在他自己買房貸款被拒,還要承擔連帶還款責任。所以啊,做擔保前務必確認主貸人的還款能力,最好能讓對方提供反擔保措施。這個板塊經常被忽視,但可能藏著"雷區":欠稅記錄:特別是個人所得稅、房產稅等民事判決:經濟糾紛、合同違約等記錄強制執行:被法院強制執行的記錄行政處罰:涉及金融監管的處罰信息有個做工程的老闆,因為三年前的勞動仲裁記錄,導致企業貸款被卡。雖然最后澄清了,但耽誤了半個月的放款時間。所以提醒各位,平時要注意合規經營,及時處理法律糾紛。如果征信已經有瑕疵,可以試試這些方法:養征信周期:保持至少6個月的良好記錄,覆蓋之前的負面信息債務重組:把多筆小額網貸整合成一筆銀行貸款異議申訴:對非本人原因造成的逾期,可向央行申請更正最后給網貸用戶的重要建議:每半年自查一次征信報告,通過央行征信中心官網或銀行網點都可以免費查詢。提前發現問題,才能及時修復,畢竟好的征信就是現代社會的經濟身份證啊!
?。ㄗⅲ何闹袛祿鶕?023年商業銀行最新風控政策整理,具體以當地銀行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