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長期貸款,很多朋友可能既想解決資金周轉問題,又擔心掉進高利貸的坑。這篇文章咱們就來嘮嘮市面上常見的長期貸款平臺類型,包括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金融平臺等六大類,幫您分析每種平臺的特點、適合人群和注意事項,最后還會分享幾個挑選貸款平臺的實用技巧,記得看到最后有驚喜哦!
說到靠譜,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銀行。像工行融e借、建行快貸這些產品,年化利率基本在5%-8%之間,最長能貸到5年。不過銀行審批嚴格得很,需要提供工資流水、社保記錄,征信報告上有個逾期記錄可能就直接被拒了。適合公務員、國企員工這類工作穩定的群體,普通上班族要是公積金繳存基數高的話也可以試試。
招聯金融、馬上消費這些持牌機構,審批比銀行松快不少。很多平臺都能做到當天放款,最高能貸20萬,最長分60期。不過要注意!他們的綜合年化利率普遍在18%-24%,有些平臺還會收服務費、管理費這些雜項。有個粉絲跟我吐槽過,明明顯示月息0.8%,實際算上各種費用年利率直奔22%,這就是典型的"利率幻覺"。
支付寶借唄、微信微粒貸大家應該都用過,這類平臺勝在方便,點點手機就能借到錢。但他們的貸款期限通常不超過3年,而且額度波動很大。有個重點提醒:這些平臺現在都上征信了,頻繁借款會導致征信報告出現多條貸款記錄,可能影響后續申請房貸。建議大家如果不是特別急用錢,盡量控制使用頻率。
雖說現在P2P行業已經清退得差不多了,但像陸金所、宜人貸這些轉型成功的平臺,現在主要做助貸業務。他們對接的資方大多是信托公司,貸款期限最長能到8年,適合需要大額長期資金周轉的個體戶。不過要注意看資金方是誰,有些平臺會收取2%-5%的撮合服務費,這個費用是可以協商減免的。
這個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各地人社局、婦聯都有創業擔保貸款。比如說深圳的創業貼息貸,最高能貸60萬,政府貼息后實際年利率只要2.35%,最長能分9年還。不過需要提供營業執照、經營流水,還要參加創業培訓。這類貸款雖然條件多,但資金成本是真的低,適合準備正經創業的朋友。
這類機構魚龍混雜,有正規的小貸公司,也有不掛牌的地下錢莊。他們的優勢是手續簡單,甚至不用抵押物,但風險也最大。去年有個案例,借款人借了10萬,簽的陰陽合同,實際到手8萬5,還要按10萬本金還利息。所以如果非要找這類平臺,一定要看對方有沒有放貸資質,合同上的借款金額、利息、期限必須白紙黑字寫清楚。
第一招:比價要算真實年化利率,別被日息萬五這種宣傳語迷惑,用IRR公式計算才準確。第二招:優先選擇等額本息還款方式,雖然總利息多些,但前期還款壓力小。第三招:注意看提前還款條款,有些平臺收3%的違約金,這個一定要在簽合同前問清楚。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長期貸款是把雙刃劍。建議大家根據實際還款能力選擇期限,別光圖每月還款少就選最長年限。畢竟貸款時間越長,總利息支出越多。如果已經背上多筆貸款,建議做個債務整合,把高息貸款置換成低息長期貸款,這樣能省下不少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