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申請一筆能分20年慢慢還的貸款?無論是買房、創業還是資金周轉,選擇合適的長期貸款能大幅降低還款壓力。本文整理了真實存在的5類可貸20年的產品,涵蓋房貸、經營貸等場景,分析利率、申請門檻和隱藏風險,幫你找到“低月供+長周期”的理財方案,同時提醒避開過度負債的坑。
說到能貸20年的貸款,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房貸。確實,商業住房貸款是目前最主流的長期貸款產品,全國各大銀行基本都支持20年甚至30年分期。比如貸款100萬,按當前LPR4.2%計算,20年月供約6165元,比10年期每月少還2300多元。
不過要注意的是,銀行對房齡和借款人年齡有限制。比如房子房齡+貸款年限通常不能超過40年,45歲以上的申請人可能只能貸到65歲。前陣子有個粉絲私信我,說他50歲想貸款買房,結果銀行只批了15年,差點打亂了他的退休計劃。
如果繳納了住房公積金,一定要優先考慮公積金貸款。目前首套房5年以上利率只要3.1%,比商貸低了1個多百分點。同樣貸100萬,20年總利息能省13萬多。
但公積金貸款有額度限制,像深圳個人最高只能貸50萬,夫妻共同申請也就90萬。有個做設計的讀者跟我吐槽,他看中的房子總價600萬,結果公積金只能覆蓋零頭,最后還是得辦組合貸。
這兩年很多創業者都在用的房屋抵押經營貸,部分銀行確實開放了20年授信。抵押自己或直系親屬名下的房產,年利率可以做到3.5%-4.5%,比房貸還低。不過!這個產品有三大雷區:
1. 需要真實營業執照且經營滿1年
2. 貸款資金嚴禁流入房市股市
3. 多數銀行要求每年歸還部分本金
去年有個開餐飲店的朋友,把房子抵押貸了20年,結果忘記準備年審材料,差點被銀行要求提前還款。所以選擇這類貸款一定要做好資金規劃。
當公積金貸款額度不夠用時,組合貸款就能派上用場。比如200萬房款,用50萬公積金貸+150萬商貸,同樣可以申請20年分期。不過銀行審批時會同時考核兩份材料的合規性,有個客戶因為信用卡有2次逾期記錄,商貸部分利率被上浮了15%。
現在有些銀行還推出了“接力貸”,父母和子女共同還款,理論上能突破年齡限制。但這種操作存在法律風險,之前杭州就有家庭因為財產分割鬧上法院,建議大家謹慎選擇。
1. 政策性農房改造貸款:部分農村信用社對自建房提供15-20年期貸款,利率在4%左右,但需要村委會出具證明
2. 助學貸款展期:國家助學貸款通常期限是學制+15年,博士生最長可以申請到23年
3. 海外購房貸款:通過外資銀行辦理海外房產按揭,部分機構提供20年以上分期
不過這些渠道要么有地域限制,要么需要特定資質。就像我上周咨詢的馬來西亞房產貸款,雖然能貸25年,但要求月流水達到3萬馬幣,對大多數人來說門檻太高。
1. 實際利息可能比想象中高:20年等額本息還款,總利息接近本金,100萬貸款最終要還140多萬
2. 提前還款可能有違約金:某些銀行規定3年內提前還款要收2%手續費
3. 通貨膨脹是把雙刃劍:現在每月還6000看似很多,20年后可能只相當于3000元的購買力
建議大家在簽合同前,用銀行官網的貸款計算器多試算幾次。有個粉絲曾經把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兩種方式對比,發現20年下來利息差了28萬,果斷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方案。
總之,能貸20年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大額抵押貸款領域。選擇時要重點對比利率浮動規則、違約金條款、資金使用限制這三個維度。如果是用于投資理財,記得確保投資收益能穩定覆蓋貸款成本,千萬別讓月供變成壓垮生活的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