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問,如果銀行貸款實在還不起了會怎樣?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說清楚。這篇文章會詳細講講銀行處理逾期貸款的完整流程,從催收到起訴再到資產處置的全過程,中間還會穿插幾個真實案例。最關鍵的是,教你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處理才能減少損失,畢竟誰都不想走到被強制執行那一步對吧?
頭一個月沒按時還款,銀行客服就會打電話提醒了。這時候千萬別玩失蹤,我有個朋友就因為換手機號沒通知銀行,結果被認定為惡意逾期。記住啊,前三次催收電話都是客氣的提醒,最好在收到短信通知的3天內處理。
到第二個月,事情開始變嚴肅了。銀行會把你的信息轉到專門的催收部門,這時候可能收到蓋著銀行公章的催收函。注意看函件里的內容,通常會注明已產生罰息和違約金,比如某國有大行的罰息是貸款利率的150%計算。
第三個月如果還沒動靜,銀行就要動真格的了。他們會把你的征信報告標記為"關注類貸款",這個記錄會跟著你整整5年。有個做生意的老哥跟我說,他就是這時候沒重視,后來想辦車貸直接被拒了。
到這個階段,銀行會把你的賬戶交給法務部處理。首先會收到律師函,別以為這是嚇唬人的。去年某股份制銀行就批量起訴了200多筆逾期貸款,訴訟費都是借款人承擔,平均每件案子光訴訟費就要5000多。
接著就是財產保全,法院會凍結你的銀行賬戶。有個開餐館的老板,就是因為賬戶突然被凍,連買菜錢都拿不出來。這里要提醒大家,工資卡、支付寶這些常用賬戶都可能被凍,千萬要留好基本生活費。
如果名下有房產車輛,這時候法院會貼封條。不過實際操作中,銀行會先評估資產價值。像去年處理的一套價值300萬的房子,最后拍賣只拍了210萬,差價都得借款人補上。所以說資產處置可能比想象中損失更大。
走到強制執行這步,法院會啟動拍賣程序。現在司法拍賣都是網上進行,價格壓得很低。上個月某二線城市的學區房,市場價400萬,首拍只定了320萬起拍價。更扎心的是,流拍兩次后最多可以打八折,最后可能只賣到256萬。
要是所有資產都處理完還不夠還債,就會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這個"老賴"名單有多麻煩?高鐵飛機坐不了,孩子上私立學校都受限。我認識個家長,就因這個耽誤了孩子入學,腸子都悔青了。
最后還有個很多人不知道的冷知識:即便執行完畢,不良征信記錄也要5年后才能消除。而且這期間任何銀行信貸業務都跟你無緣,想用信用貸周轉根本不可能。
首先趕緊找銀行協商,現在很多銀行有延期還款政策。比如某商業銀行推出的"困難客戶關懷計劃",最長可以把貸款期限延長3年。不過要注意,延期期間利息照常計算,不是不用還利息哦。
實在周轉不開,可以考慮債務重組。去年有個案例,客戶把300萬房貸轉成了10年期經營貸,月供從2.8萬降到1.5萬。但這里提醒大家,轉貸要考慮利率風險和手續費,別省了月供虧了總利息。
還有個辦法是處置非必要資產,比如閑置車輛、收藏品之類的。去年有客戶把兩輛豪車賣了提前還貸,雖然虧了50萬,但保住了房子。記住主動處置比被法院拍賣劃算得多,至少能自己控制價格。
最后要提醒的是,千萬別碰"反催收"黑產。現在市面上那些聲稱能幫你消除逾期記錄的都是騙子,去年就有幾十人被騙走"服務費"。真要咨詢,認準銀保監會批準的金融機構,或者找正規律師事務所。
說到底,預防永遠比補救重要。建議大家每月還款額別超過收入的40%,留好至少3個月的應急資金。萬一真遇到困難,記住及時溝通才是上策,銀行其實更愿意跟你商量解決方案,畢竟他們也不想走到起訴那一步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