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需要用錢的人越來越多,但面對五花八門的貸款平臺,到底選哪個才不會被坑?這篇文章幫你整理了銀行系、消費金融、正規網貸等不同類別的10個主流平臺,從申請門檻、放款速度到利率對比全說透。重點會分析支付寶借唄、微信微粒貸這些常用渠道的隱藏規則,還有銀行信用貸容易被忽視的加分項,最后教大家三招避開高利貸陷阱。
說到貸款,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去銀行。不過現在銀行也搞起了線上貸款,不用跑柜臺這點確實方便。建設銀行的"快貸"算是個典型,只要工資卡是他們家的,信用良好的話秒批5-20萬,年利率最低4.35%起,這個利息比很多網貸劃算多了。
工商銀行的"融e借"也挺有意思,特別適合有房有車的群體。我上次幫朋友申請,發現他們居然會參考公積金繳納基數,要是每月交滿3000塊,額度基本能給到8萬以上。不過要注意了,銀行系的貸款對征信要求嚴,最近半年查詢次數超6次的可能直接拒批。
要是征信有點小瑕疵,可以看看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像招聯金融的"好期貸",芝麻分600以上就有機會,雖然年利率會沖到18%左右,但應急用還是比民間借貸靠譜。最近發現中郵消費金融有個"極速貸"挺有意思,全程線上操作不說,連親屬聯系人都不用填。
馬上消費金融的"安逸花"這兩年用戶量暴漲,主要勝在審核機制智能。系統會自動匹配最適合的資方,有時候明明同一份資料,換個時間段申請能差出2萬額度。不過這類平臺有個通病——提前還款可能要收手續費,簽合同前務必瞪大眼睛看條款。
可能有人會問,網貸平臺和銀行有什么區別呢?這里得仔細分析下。像支付寶的借唄,日利率雖然標著0.02%起,但實際用下來大部分人在0.04%-0.06%之間。有個冷知識:經常用花唄按時還款的用戶,更容易開通借唄高額度。
京東金條最近在搞差異化,白條用的好的能給到2倍額度。不過要注意他們的還款日設置,有個朋友就因為自動扣款日選錯了,差點搞出逾期。至于360借條和度小滿,建議優先選有免息券的時候申請,特別是新人首借經常有30天免息。
除了上述這些,其實運營商也藏著貸款入口。中國電信的"甜橙借錢"就是個例子,話費賬單良好的能額外加分。還有美團生活費,外賣商家和騎手專屬通道的通過率比普通用戶高20%左右。
最近發現知乎也在試水貸款導流,在個人中心里藏著"錢包"入口。不過這類平臺資方變動頻繁,可能這個月放款的是A銀行,下個月就換成消費金融公司了。所以申請前最好截圖保存合同,避免后期扯皮。
最后說點干貨,怎么判斷平臺靠不靠譜。第一看放款前收不收費,所有要交保證金、驗資費的都是騙子。第二查經營資質,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能查到營業執照的才安全。第三算綜合年化利率,超過24%的可以直接pass。
對了,現在很多平臺玩文字游戲,把日利率、月利率和年利率混著說。有個簡單算法:月利率×24≈真實年化,比如宣傳0.8%月息,實際年化在19.2%左右。要是遇到讓你下載陌生APP的,八成是釣魚軟件,千萬別點來歷不明的鏈接。
總之選貸款平臺就像找對象,不能只看表面宣傳。建議大家先列清楚自己的資金需求、還款能力,然后挨個平臺試額度,別急著同時申請多個。畢竟征信查詢次數多了,銀行反而覺得你特別缺錢,這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