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問我:"現(xiàn)在申請貸款老是被拒,到底哪些平臺通過率高點?"說實話,這得分情況來看。有人征信有小瑕疵,有人工作不穩(wěn)定,每家平臺的風控標準也不同。今天我就結合最新數(shù)據和實際案例,把銀行系、消費金融、正規(guī)網貸三大類中通過率較高的平臺列出來,教你怎么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文章還會揭秘申請順序的隱藏技巧,以及那些容易踩雷的"偽高通過率"平臺,看完能少走很多彎路。
看到廣告說"秒過""不看征信"就心動?且慢!咱們先得弄明白幾個底層邏輯。首先,所有正規(guī)平臺都會查征信,只是有的查得松。比如某些消費金融公司,接受近半年逾期不超過3次的客戶。其次,手機實名制時長其實很重要,我有個朋友用剛辦3個月的手機號申請,連續(xù)被3家平臺拒了。
這里有個反常識的點:頻繁切換貸款APP反而降低通過率。因為很多平臺會檢測手機上的金融類APP數(shù)量,去年某頭部平臺的技術文檔就顯示,安裝超過5個借貸APP的用戶,拒貸率提高42%。所以建議大家先做好功課再申請。
根據近三個月放款數(shù)據,這些平臺相對容易通過(按通過率排序):
1. 招聯(lián)好期貸 適合有穩(wěn)定社保但征信空白的人,我同事大專學歷,月薪6000,審批了3萬額度
2. 360借條 淘寶賣家、自由職業(yè)者友好,需要驗證半年以上的支付寶流水
3. 京東金條 京東購物活躍用戶優(yōu)先,有個會員客戶雙十一買了2萬家電,秒批5萬額度
4. 平安普惠氧氣貸 接受車輛、保單質押,抵押類貸款通過率高達78%
5. 度小滿有錢花 學歷加分明顯,全日制本科以上通過率提升30%左右
很多人以為銀行難通過,其實有幾家銀行的線上產品門檻較低。比如建設銀行快貸,只要在手機銀行顯示預審批額度,通過率基本90%以上。還有郵政儲蓄郵你貸,特別適合三四線城市個體工商戶,有個開五金店的朋友,用營業(yè)執(zhí)照+店面照片就下了8萬。
不過要注意,銀行的查詢次數(shù)限制更嚴格。有個客戶兩個月內申請了4家銀行都被拒,后來發(fā)現(xiàn)是因為征信查詢次數(shù)超標。建議先申請商業(yè)銀行,最后再試國有大行。
上個月有個客戶同時申請了5家平臺,結果全被拒。后來才知道,多頭借貸觸發(fā)風控紅線。這里提醒三點:
? 每天申請不要超過2家平臺
? 看到"需要支付前期費用"的馬上拉黑
? 驗證銀行卡時不要用二類賬戶,很多平臺會直接拒
還有個隱藏陷阱是自動續(xù)期服務。某平臺默認勾選"靈活還款保障",看起來能提升通過率,實際上會增加36%的綜合費用。簽約時一定要逐條看合同條款。
說兩個灰色地帶的技巧,不到萬不得已別用。一是更換申請設備,某平臺的風控系統(tǒng)對華為手機用戶更寬松,蘋果用戶平均額度低15%。二是工作單位填寫技巧,比如把個體經營寫成"XX商貿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但需要準備好應對電話核實。
不過最穩(wěn)妥的方法還是養(yǎng)3個月征信再申請。停止所有借貸行為,保持信用卡使用率在70%以下,這樣通過率能提升50%不止。我去年幫表弟做的養(yǎng)征信計劃,三個月后成功拿下年利率7.2%的銀行貸款。
最后提醒大家,所有說"100%通過"的平臺都是騙子!正規(guī)平臺通過率最高也就85%左右。根據自己的大數(shù)據評分選擇合適的貸款類型,比如評分650分以下優(yōu)先選抵押貸。如果實在急需用錢,建議先嘗試當?shù)剞r商行的小額貸款,很多地方有政策扶持,通過率比想象中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