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有人問我:"急用錢該找哪家平臺借?"說實話現在網上借錢廣告滿天飛,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今天咱就掏心窩子聊聊,2023年到底哪些網貸平臺靠得住,順便教大家幾招避雷技巧。
第一個要說的肯定是老熟人借唄和微粒貸。支付寶和微信這兩大國民APP自帶的借錢功能,用著確實省心。申請不用填一堆資料,點兩下就能看到自己能借多少。不過要注意,這兩個都是"看人下菜碟",信用分高的用戶額度大利率低。我身邊朋友有人借唄年利率才7%,也有借到18%的,差距挺大的。
說到大廠背景的平臺,京東金條這兩年勢頭挺猛。尤其是經常在京東買東西的老用戶,經常能收到優惠券。上周我同事臨時周轉,申請半小時就到賬了。但這里要提醒大家,這些大平臺也不是隨便借,每筆借款都會上征信,要是最近要辦房貸車貸的朋友可得悠著點。
這兩年有個平臺特別受上班族歡迎,就是招聯好期貸。背后站著招商銀行和中國聯通,資質這塊沒得說。最方便的是支持隨借隨還,今天借明天還也只算一天利息。我表弟上個月應急借了5000塊,三天后發工資立馬還了,總共才花了8塊錢利息。
現在年輕人不少用度小滿(原百度金融),尤其是剛工作的小年輕。認證流程簡單,刷臉就能申請。不過要注意他們的活動套路,經常搞"借5萬免息30天"這種優惠,確實能省點錢。但千萬別被低息誘惑借超額,合理規劃最重要。
說到防騙技巧,我總結了三招救命法寶:
1. 查"身份證":正規平臺必須展示營業執照和放貸資質,就跟實體店要掛營業執照一個道理
2. 算清賬本:法律規定年利率不能超過24%,超過的可以直接舉報
3. 看評價:去應用商店看用戶評論,要是滿屏都在罵"亂收費""暴力催收",趕緊跑
最近發現不少騙子平臺愛玩"包裝術"。把APP圖標做得跟銀行似的,起名也帶"金""融"這些字眼。上周我姑媽差點中招,對方自稱某銀行信貸部,結果一查根本就沒這平臺。記住!正經平臺絕不會讓業務員私下加微信辦貸款。
最后說個掏心話:借錢這事要量力而行。現在有些平臺為了拉客戶,把借款門檻降得很低,但借得輕松還起來難。建議大家在申請前做個還款計劃表,把每月要還的錢和日常開銷對比看看。千萬別"拆東墻補西墻",到最后窟窿越補越大。
對了,要是遇到暴力催收或者亂收費,記得保留證據直接打12378(銀保監會投訴電話)。現在監管越來越嚴,正規平臺都怕投訴。去年我朋友遇到個亂收服務費的,一個電話投訴,第二天平臺就乖乖退錢了。
說到底,借錢不是壞事,關鍵是要找對平臺、算清成本。就像去醫院要選正規醫院,借錢也得找持牌機構。希望今天這些干貨能幫到需要應急的朋友,記住:理性借貸,守住信用,日子才能越過越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