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問,買車貸款到底哪家強?畢竟現在市面上的汽車貸款平臺五花八門,有的打著超低利率吸引人,有的號稱秒批額度,但真要踩了坑可是要白花冤枉錢的。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說說,怎么在二十多家主流平臺里挑出真正靠譜的,重點分析銀行系、互聯網巨頭和汽車金融公司的優劣勢,還會教大家三個必看的審核指標,最后附上實測過的避雷指南,保準看完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貸款方案。
先說銀行系平臺,像工行的「融e借車貸」最近利率降到4.5%左右,不過對征信要求特別嚴,上次我表哥信用卡有過兩次逾期愣是沒批下來。優點嘛,絕對不會有隱形手續費,合同里每個數字都寫得明明白白。
再來看支付寶的「車秒貸」,審批速度確實快,半小時出額度不夸張。但有個坑得注意——他們和特定4S店合作,有時候車型選擇受限制。上個月同事想買冷門款新能源車,結果只能選合作車商的庫存車。
汽車金融公司像上汽通用金融,優勢在于首付比例能壓到15%,適合手頭緊的年輕人。不過他們喜歡玩「貼息」套路,表面利率低,實際把利息轉嫁到服務費里,我算過賬發現年化成本比銀行高1.2%左右。
第一看放款機構資質,重點查有沒有銀保監會發的金融牌照。上次曝光的那家「速貸通」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實際放款方是小貸公司。
第二必須對比真實年化利率,很多平臺用日息0.02%這種說法迷惑人,換算成年化其實要7.3%呢。教大家個訣竅:直接用貸款計算器算總利息,別信銷售口頭承諾。
第三注意提前還款違約金,有些平臺頭兩年還款收5%罰金,這可比利息高多了。比如某平臺宣傳「隨時提前還款」,結果合同里藏著3%的手續費條款。
千萬別被「零首付」忽悠瘸了!這類方案要么要求買全險,要么車價虛高。我表弟去年買的卡羅拉,零首付比全款多花2.8萬,后來發現車價本身就比市場價貴了1.5萬。
GPS安裝費也是個隱形支出,有些平臺收2000塊押金說還完款就退,結果以設備損壞為由扣掉800。建議優先選不強制裝GPS的平臺,現在銀行系基本都不搞這套了。
最后提醒大家看抵押方式,押證不押車才是王道。去年有朋友在不知名平臺貸款,綠本押著不說,還得交鑰匙,后來想自駕游都不方便。
平安銀行車貸:審批通過率65%左右,適合有社保公積金的上班族,最大亮點是能同步申請信用卡提額,上次幫我客戶批了30萬額度,信用卡直接漲了5萬。
京東車生活:和30多個汽車品牌直連,經常有廠家貼息活動。上周幫人申請特斯拉ModelY貸款,比官網利率低0.8個點,還能用白條券抵扣首付。
比亞迪金融:新能源車貸款專家,自家車型能做到36期免息。不過要注意必須買指定保險,第三者責任險得買到200萬檔,算下來比外面貴500塊。
總之選汽車貸款不能光看廣告,得拿著這份攻略逐條核對。記住凡是讓你先交押金的都是騙子,正規平臺最多收個工本費。要是拿不準主意,優先選銀行或主機廠自己的金融公司,雖然審批慢點,但勝在安全靠譜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