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收到粉絲私信問:"手頭緊的時候,銀行到底能辦哪些貸款???"說實話剛開始接觸這行時,我也被各種專業名詞繞得頭暈。今天咱們就來掰開揉碎了說,把銀行常見貸款產品和網貸的區別理清楚,手把手教你根據自身情況選對路子,關鍵時候不掉鏈子!
先說個冷知識:其實每家銀行的貸款產品都像超市貨架,擺著不同"口味"的金融產品。咱們得先知道這些"貨架區"怎么劃分:信用貸款:就像你的"人品存折",不用抵押物,銀行看征信給額度。前幾天碰到個案例,小王用公積金信用貸拿到了8萬應急金,年利率才5.6%抵押貸款:這個大家應該熟,房子車子都能押。不過現在銀行搞創新,連保單、存單都能做抵押物了,上次幫粉絲用30萬定期存單貸出25萬周轉金消費貸款:裝修、旅游、教育這些特定用途的貸款。注意要保留消費憑證,去年有人用裝修貸結果買了股票,結果被銀行提前收貸
說到這突然想起來,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銀行還有這些隱藏款:
農戶助業貸(需要種養殖證明)科技企業補貼貸(針對高新企業)新市民專屬貸(針對進城務工人員)
這里要劃重點了!銀行貸款的優勢就像老火靚湯,需要慢慢熬但后勁足:年利率普遍在4%-8%之間最長可分10年還款上征信有助于信用積累
而網貸的特點更像方便面,應急可以但不能當主食:審批快至5分鐘到賬額度普遍在20萬以下適合3個月內的短期周轉
上周剛幫粉絲小李分析過:他要開奶茶店需要30萬,如果走銀行經營貸,雖然要準備營業執照、流水等材料,但3.85%的年利率能省2萬多利息。最后他寧愿多等兩周也要辦銀行貸,這就是會算賬的聰明人!
在銀行辦貸款最容易踩的三個雷區:被"砍頭息"套路:說好的貸10萬,實際到手9萬5,那5000說是手續費捆綁銷售保險:某銀行曾經被曝光強制搭售意外險還款方式貓膩:等額本息和先息后本的總利息能差出一輛車錢
要是征信有點小瑕疵怎么辦?別慌,這幾個辦法親測有效:找本地城商行試試(他們對本地客戶更包容)提供額外擔保人辦理質押貸款(用定期存單或國債)
最近注意到央行在推"普惠金融",很多銀行都出了新政策:中國銀行"惠如愿"產品,小微業主可在線申請建設銀行推出"快貸"線上版,最快當天放款地方農商行的"鄉村振興貸",利率補貼后低至3.65%
最后嘮叨句掏心窩的話:無論選銀行還是網貸,量力而行最重要。上個月處理過個案例,客戶同時在6家平臺借款,最后雪球滾到根本還不清。記住,金融工具要用得好,關鍵是控制欲望,理性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