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不少粉絲私信,都在問"黑花了分期不還到底會怎樣"。說實話,剛開始我也納悶,這平臺到底靠不靠譜?直到查了資料才發現,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掉進了征信黑名單。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聊,從逾期催收到法律風險,再到個人信用重建,保證讓你看清這個"口子"背后的真相。
上周有個大學生找我咨詢,說在"黑花了"借了5000買手機,結果現在連本帶利滾到1萬2。他以為拖著就沒事,直到催收電話打到輔導員那里...這就是典型的低估了網貸的殺傷力。征信污點:90%的網貸平臺已接入央行系統,逾期記錄保留5年(停頓)直接影響車貸房貸催收轟炸:有用戶反映每天接20+騷擾電話,甚至PS照片群發通訊錄違約金雪球:某案例顯示,原本8000的借款,3個月后要還2.3萬
跟做風控的朋友深聊過,發現這平臺合同條款藏著貓膩。比如有個"自動展期"功能,看似幫你延期,實則利息翻倍計算。更夸張的是,他們的服務費竟然占到借款金額的35%!
這里要敲黑板了:千萬別拆東墻補西墻!有個粉絲同時借了7個平臺,最后月還款額超過工資3倍。最后還是父母把養老錢拿出來填坑...
上周幫個寶媽做了債務規劃,她本來想直接失聯。我說與其逃避不如主動協商,教她用這三招:
收集所有借款憑證和還款記錄聯系平臺客服要求減免不合理費用向當地金融監管部門提交書面投訴
結果你猜怎么著?原本要還5.8萬的債務,最后協商到3.2萬結清。記住法律規定的民間借貸利率上限是15.4%,超過這個數完全可以不認!
去年幫個90后小伙修復征信,他原本以為這輩子都貸不了款了。其實只要做到:結清欠款后保持2年良好記錄適當使用信用卡并按時還款每年自查一次征信報告
現在他不僅買了房,信用卡額度還提到8萬。所以說信用破產不可怕,可怕的是放棄治療。
最近調研了37家網貸平臺,發現像"黑花了"這類沒放貸資質的占六成。它們的共同特點是:
審核只需身份證照片到賬前先收"保證金"客服電話永遠打不通
有個做IT的朋友告訴我,這些平臺的系統防護形同虛設,用戶信息分分鐘被轉賣。所以啊,寧愿找正規銀行也別碰這些"三無產品"。
說實話,看到這么多年輕人被網貸拖垮真的很痛心。昨天還有個剛畢業的姑娘跟我說,為了買個名牌包現在每天吃泡面。其實理性消費才是最好的理財,與其挖空心思找口子,不如踏踏實實提升自己。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但地上處處是陷阱啊!